白醋哪个好吃?
“好闻”和“好吃”这两个词真的没什么人能在吃下一口食物之前准确判断的。 比如说,你觉得这个橘子很好闻,当你吃完之后,你只会感叹“啊!原来这橘子这么甜啊!” 再比如榴莲,臭的让人直跺脚,但吃完后你会发现“诶!其实榴莲也没有那么讨厌嘛!” 所以如果非要用“好闻”和“好吃”这样的词来描述一种食物的话,其实意义并不大。 这两个词语更像是味觉上的主观感受。 那为什么还要问这个问题呢? 其实我也不知道,也许是想找一个理由让题主能更完整地表达自己对食物的感受吧。
那既然如此,我就用两个词语代替“好闻”和“好吃”,并希望题主可以再补充说明一下这俩字的意思。 那个就是“想吃”“不想吃”。简单吧。 好吧,其实我还是想把这道题目解得高大上一些,所以又来找答案了。 这次找的是百度百科——“嗅觉”这个词条。 我想问问大家,鼻子和嘴哪个先知道味道的呢? 是鼻子的嗅觉细胞先发现的香味,还是舌头上的味蕾先感知的味道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都正确。 (1) 气味分子首先碰到的嗅觉器官是嗅上皮。
(2) 然后刺激嗅神经产生嗅觉冲动。(这一冲动的传导是在瞬间完成的)
(3) 最后这些信号通过大脑皮层的分析才能被人感受到——气味的感受。 而口腔中,酸甜苦辣等味道最先感受到的应该是味蕾,也就是味觉细胞。 由此看来,嘴巴和鼻子好像确实没有在同时享用美食——它们各自为战,以各自的方式对食物进行着解读。 这样,我们就能回答第一个问题了,从鼻腔到喉咙,这条通路应该被视作为气体通道。而口腔则是一个独立的味感系统。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简单了。 如果把口腔看作为一个小世界,它有自己的独立逻辑,这个小世界里所发生的一切都能在这里得到解释。 那口腔和小世界外的世界是如何沟通的呢? 靠口水。 口水不仅是营养的提供者,还是信息的传递者。
当口腔发现一种食物味道不好时,它会立即通知口水,告知它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提醒它不要将这种有害物质带入体内。 而在尝食的过程中,口水也会不停地更新换代,有如江湖中的侠客,身怀绝技却行侠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