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婴儿是足内翻?
需要明白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脚向内翻”都是病理性的,比如,当新生儿脚背部隆起较厚、双脚跖弓明显弯曲,查体时可发现足背及踝关节肿胀,活动度受限,但在给孩子穿鞋时却会发现脚趾可以伸直、足部外观无明显异常。这种情况多是由于孩子的足部刚离开母亲温暖的子宫,而形成的一种生理性反应;随着孩子生长发育及足底脂肪的堆积,这种不舒适的感觉会逐渐消失,“脚向内翻”的情况也会随之缓解。 但也有的“脚向内翻”是由于病理因素导致的,比如先天性肌腱发育不良,或者先天性关节脱位(包括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另外,还有些疾病也可导致患儿出现“脚向内翻”的情况,如佝偻病、骨软骨病、外伤、烧伤等。 当孩子出现了“脚向内翻”的情况,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请医生判断发生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若检查发现宝宝的足踝部存在着结构上的缺陷或障碍,并且通过治疗无法得到改善,则应考虑矫形手术,以尽快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对于存在骨性畸形的患者来说,一般建议10岁左右实施矫正手术,这个年龄宝宝的骨骼已经发育完全,可塑性较高,而早期手术干预可以避免不良姿态的形成,减轻日后矫正的难度。对于存在肌性畸形的患儿,则建议尽早采取矫正措施,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