鏊子锅做什么好吃?
我们这儿夏天晚上有夜市大排档,卖煎饼的不少,有整张面糊摊成圆饼卖的,有像蛋卷一样卷成螺旋状的,还有脆薄的一层薄薄的,卷上黄瓜丝、葱丝、辣椒丝,再抹点儿辣椒酱、芥末花生什么的,好多种类,卖得也便宜,三块钱一个就管饱。
不过我最喜欢的是一种非常厚实的煎饼,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用普通话应该叫煎饼果子吧!就是用鸡蛋、葱花和盐调成糊状,在铁鏊子上摊成一张厚厚的多孔的煎饼,熟了以后卷上土豆丝或是豆芽儿什么的,最好再加个鸡蛋,香喷喷,热乎乎,吃到肚子里满满都是幸福感。 我小时候常想吃,可是一般家里不会做,所以馋得慌了就自己摸索着做。记得当时才上小学,每天放学早早回家,天还亮着呢,我就开始洗菜切菜,然后舀两瓢凉水,放点盐,把面糊倒进去用筷子搅开,待面糊起泡时,把火点燃,拿双筷子撑着盖儿,一边烧一边刮面糊。等火烧得差不多的时候,用饭铲把糊儿刮起来摊在鏊子上,用饭铲抹平了,上面打一个鸡蛋,然后再刮一层面糊盖住鸡蛋,这样熟透了的鸡蛋黄会分布在整个煎饼上,看起来金灿灿的特别好看,吃起来也特别香。
后来长大了,在外面打工,每次回到老家总不忘买两个煎饼果子解解馋。再后来结婚生了孩子,带孩子出来玩的时候,也会在街边小摊上买两份煎饼果子给孩子当点心。虽然外面卖的煎饼果子用料味道都比我的更讲究,但是始终不如我童年时自己做的好吃。 也许是因为在外面的学校吃的食堂和大饭堂口味都比较单调,也许是小时候缺衣少食,我对那些普普通通的食材总是特别念念不忘,就像这简单平凡的煎饼,即使到了大城市也能让我回味无穷。 现在自己也成立了小家,有了能吃能玩又能干的贴心小棉袄,每次回来也会给她做点童年的美食。只是现在条件好了,家里的灶台都换成了电磁炉,再也没有机会使用这种古老的器具来做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