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兴善寺几点关门?
兴善寺,又称西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北角,东距和平门300米,南距秦马路100米。始建于唐贞观五年(631年)。据《西安市志》载:“唐兴善尼寺,贞观五年建,在城西隅”。因位于秦、汉、唐“中枢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佛道交往的门户和佛教活动的中心。寺内大雄宝殿曾陈列宋代藏经,殿内四壁现存南宋无名氏所画“十六大阿罗汉”画像及明代工匠所刻“十八罗汉”造型,造型生动,刻工精细,为唐代原作之摹刻本。
兴善寺钟楼内陈列有宋代雕塑;兴国寺(即兴善寺)三清殿内存有明代所刻《三国志》、《隋唐演义》、《岳飞传》等通俗文学名著中的主要人物造型,形态迥异、生动逼真,是研究民间雕刻艺术的可贵资料。
兴善寺,作为全国汉传寺院,也是长安四大法会(法象、法灵、法会、兴善)之一。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是兴善寺的佛誕,四月十五日为兴善寺的春天盛会,十八日夜殿内击鼓三百六十下,以示月尽。其时“万灯齐落”,称作“捞月”,以纪念唐代高僧无默在此筑室讲法,并称月明和尚。六月十三日为兴善寺的端午会,届时僧侣集中于大雄宝殿前,表演纪念屈原的“浴兰胜会”。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有“城隍扫街,河神唱戏”等活动。十月二十日为开元寺的古会,在兴善寺等处有“背伞”、“抛伞”等活动。
兴善寺西寺门对面,曾有一家“西寺茶房”,是当时长安著名茶坊。寺内有“莲池”名园,春游赏牡丹,秋赏菊花。院周古木阴森,有古槐、古柏数株,大雄宝殿前古檀树至今犹在盛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