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分级基金?

蒲奕瑞蒲奕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个人认为,分级基金是一个比较失败的设计——尽管在境外市场有比较多的实践。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分级的目的——是为了风险管控和优化收益。 但问题是,通过拆分的方式来进行风险的管控和获取不同的收益,这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方法,它并没有对投资策略本身进行实质性的改变。也就是说,通过分拆来满足风险收益的差异性需求,这不是一个主动的选择。 我们说,通过分拆,基金公司可以调动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但实际情况是,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往往不是根据基金的风险而择取的——因为人们通常对风险没有概念,也不会去特别在意自己到底适合哪一种风险程度的资产;而是根据自己的收益需求进行的。他们可能在关注收益的同时会注意到可能的损失,但他们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资金能不能得到合理的应用,并期待这种应用能够带来预期收益。当一种产品能够满足他们的全部诉求时(比如预期收益高、流动性好),他们并不会关心这到底是不是一只高风险的产品。 而采用分拆的结构,实际上并不能真正达到让基金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的目的。因为无论净值如何分化,最终基金还是要以整体财产的形式进行运作和投资,它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实际上是没有改变的(除非进行整份拆分)。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是否分拆对基金的运行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基金真的按照投资者的需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效果会不会更好呢?应该说肯定是会的。那么为什么不在基金设计之初就采取更加主动的策略来实现目标呢? 事实上,现在有很多基金经理已经开始尝试更好的方法了。他们不再单纯依靠判断趋势来获得收益,而是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选择更多的策略进行组合构建。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努力已经收到了成效。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设计基金的时候,应该更多地从策略的角度来进行考虑,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分拆或者合并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只有当我们能够在本质上控制风险并实现收益目标时,分级基金的问题才能够迎刃而解吧。

璩淼涵璩淼涵优质答主

国内首只分级基金成立于2007年:国投瑞银瑞福深证100指数分级基金(以下简称“国投瑞银瑞福”),该基金分为瑞福优先和瑞福进取两只子份额:前者约定预期收益,后者享受杠杆收益,二者配比为1:1。其封闭式运作期限为2年,届满后份额合并转为普通指数基金。

此后,分级基金进入发展“小高峰”。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0年期间共有6只分级基金相继成立。然而,基金市场经历了持续数年的结构性熊市,分级基金整体表现欠佳,该类产品再度被冷落。

直到2011年下半年,随着股债双市场的逐步回暖,分级基金开始迎来发展拐点,基金公司申报和发行节奏明显加快。2013年,分级基金的发展速度大幅“逆袭”蹿升,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创新基金品种。2013年全年,新发行分级基金21只,创历年新高。

而在2014年初,伴随着A股市场和固定收益市场的走强,分级基金的表现异常抢眼,再度激发了基金公司密集开发的热情。特别是随着审批改革的推出,分级基金申报和发行双双步入快车道。截至6月底,基金市场上共有78只不同投资标的和类别的分级基金产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