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属于五行哪个?
古人将宇宙万物归类为 金、木、水、火、土 五大元素,并将它们命名为人及人体器官。其中“土”代表天地间的一切承载物体和地理地貌,包括岩石土壤树木房屋等等,而“金”则是指天地间的金属矿物和硬质材料,如铜铁等金属和石头。
由于人类是生活在土地上的,因此人体五行属土,而手和脚又位于身体的最下方,故称“土行”。同样,五脏六腑中脾胃属土,内心和心包也归属中医所说的“土”。 “天一生水于北”,北方属水,人体的肾脏和小肠位于腰部两侧,故称为“水行”;“地二生火于南”,南方属火,心脏处于身体正中,五脏之中居中央,且属阳,可喻为火焰,同时督脉也起于命门之火。
那么五谷归为哪一五行呢? 《论语·乡党》有记载孔子“不时不食”,即不到应季节的时候不吃东西,比如不摘露水(霜降后)采集的桑叶就不吃,说明上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环境和四季变化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极为关注的。黄帝内经中也提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古人遵循“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原则来养生,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所以养生的重点在于把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并适应它。 而二十四节气则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结晶,反映了我国气候变化的规律。还涉及到物候学、农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研究节气对养生保健有重要意义。
《黄帝内经》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寒暖小心,是故形气不衰,而百鬼弗抓。” 可见在两千年前古人就已经认识到调节饮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现代营养学也证明,在食物丰富的前提下,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就可以避免疾病发生。反之,如果不注意健康饮食,即使服用药物,也难以奏效。 五谷是我们日常饮食中最基础的物质,了解它们的五行属性对我们正确选择食物非常重要。
稻米——补脾养胃 属土 水稻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约占79%,是提供热量的最主要来源;蛋白质约10%,脂肪1%~3%。除维生素D外,其它维生素的含量都比较低。
玉米——益肺宁心 属金 玉米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特别是烟酸)以及钙、磷、铁等营养物质,具有健脾利湿、祛痰止咳的功效,对肾炎水肿、糖尿病也有一定疗效。
小麦——养心益肾 属火 小麦中含有淀粉酶、葡萄糖、果糖、蔗糖、多种氨基酸、钙、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有养心益肾、健脾润燥的作用,对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心悸盗汗、脾胃虚弱等有改善效果。
稻谷——养心安神 属土 稻谷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补中益气、清热止渴、生津利水等功效,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暑热烦渴等症的治疗。
高梁——健胃消食 属火 高粱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相当可观。有健脾消食、止泻的功效,对肠炎、胃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