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铁有什么作用?
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约有10%的人口患有缺铁性贫血,相当于3.6亿人口。 我国由于饮食结构等原因,平均约有20%的女性、17%的男性有缺铁性贫血,如果不加干预,任由发展,后果严重。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缺铁呢? 首先,是因为人体不能自身生产铁元素,只能靠食物供给;其次,身体对铁的吸收利用率不高。正常情况下,肠道吸收的铁只有三分之一能真正被利用。
另外,很多食物中含有抑制铁吸收的元素,如茶中含有丰富的鞣酸,可与铁形成不被人体吸收的复合物。饮茶可能会干扰铁的吸收。 除了从食物中摄取,还可以通过服用铁剂补充。如果补充不及时,身体会通过调整机制减少铁消耗,出现生理性缺铁,表现为轻度贫血。但此时机体功能可保持正常。
然而,一旦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则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人乏力、头晕、头痛、眼花、耳鸣、面色苍白、倦怠感、嗜睡、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反胃酸等,严重时甚至出现异食癖(如咬指甲、衣服、啃玩具等),儿童可影响智力发育。 当发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血清铁检查确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目前缺铁性贫血已较少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疾病,但体内缺乏铁元素并非都是由于疾病造成,也可能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例如,大量吸烟者可能发生烟草中毒,导致铁吸收障碍,出现缺铁;而长期过量饮酒,会影响肝脏对铁的代谢,也易导致缺铁;过度节食减肥也会导致缺铁。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缺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