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基金产品有哪些?
目前新三板市场已经引入了公募基金、保险资金、信托计划、QFII/RQIF等机构投资者,并且有越来越多机构的资管计划申请获批或正在申报过程中;其中,公募基金是主要力量。 据相关报道,自2013年底以来,共有8家国内公募基金管理人申报的74只基金新产品获得了证监会核发批文,并在之后陆续发行。其中包括5只定向增发基金(华兴易凯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建信基金、光大保德基金和民生加银基金),6只结构基金(博时、南方、华商基金)以及63只战略配售基金。但截至目前,仅有易凯和华兴旗下的一共两只产品发行,数量上相对较少。 从目前已发布的产品规则来看,公募基金的打法各不相同。 比如建信基金的“建信鑫利”就通过设置较高的投资门槛,将符合条件的合格投资者筛选出来,以实现对优质新三板企业的投资。产品募集规模为5亿元,单笔最低认购金额100万元。在投资策略方面,采取精选组合的策略,构建由核心指数与衍生指数共同组成的指数基金组合,并通过核心-衍生组合动态调整优化。
另外,在投资范围上,该基金除了可投资于目标证券之外,还可以投资于科创板股票等其他符合监管规定的资产,以拓宽组合的收益来源。 而另一款产品国泰君安君得明则采用主动管理的方式,选取30家在行业内具有代表性和成长性的公司作为标的,通过对标的的主动调整获取超越基准的投资收益。
在产品设计上,君得明设置了较低的募集规模上限,且为灵活型产品,可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其运作方式。该产品采取开放式运作模式,使投资者能够根据行情变化随时进行申购赎回,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对于市场上已有的多只产品,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目前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个股价格波动较大等特点,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投资难度较高,很难通过单一策略获取较好的回报。未来的产品研发应着眼于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及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 目前新三板市场整体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股价下跌,交易量低迷,行业出现分化等情况时有发生。有市场人士称,在新三板深度改革的当下,目前的确不是适宜买入产品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