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高铁火车站要多久?
1、先说说高铁和动车的区别,目前在中国大陆,只有动车组列车(D字头)和高速动车组列车(G字头)两种列车的最高时速被限定在300km/h以下;其他旅客列车(Z字头和Y字头的部分列车)的最高时速被限定在250km/h以下。注意,这里说的是“最高设计时速”不是“实际运营速度”。 实际上,现在除了C字头城际列车和S字头城际特快列车外,所有的旅客列车都是按照最高设计时速运行。也就是说,除了一线城市市区交通使用的A字头和B字头列车以外,所有旅客列车都在“最高设计时速范围内”。那么既然都是最高设计时速,为什么还会有“动车”和“高铁”之分呢?这是因为不同列车的线路存在差异,有的列车是跑内燃动车组的,比如普速列车的L字头和K字头,这些列车大部分使用电力机车牵引的,时速目标值是250km/h,但是有些路段可能只能跑到210km/h甚至更低。而有的列车是跑电气化高铁的,比如Z字头和Y字头的部分列车,这些都是采用“接触网供电”模式的铁路,因为不需要更换机车牵引功率就能实现提速,所以目标时速都是300km/h以上。
由于线路的不同导致列车实际的运行速度也是不一样的,不过基本上一趟列车都有一个固定的平均时速值。 举例来说明吧,北京到上海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 走京津城际铁路:北京南—天津西 走京沪高速铁路:北京南—上海虹桥 根据列车时刻表可以看到这两趟列车的运行时间相差无几 但是如果看“平均时速”的话就会发现一个惊喜了: 走京津城际的D车平均时速164.8公里/小时 走京沪高铁的G车平均时速294.6公里/小时 为什么同是高速铁路,同样的“最高设计时速”,同样坐的人,差别却这么大呢?这就是因为线路不一样导致的。虽然两条线都有“桥多隧道多”的特点,但走京津城际的隧道比例明显要高得多,而隧道是不允许大时速通过的,这样一看是不是明白为啥同一班车有的时速能跑到300+,而有的就只能跑到250了?
2、再来说说地铁和高铁路线的区别。从速度上来说,只要线路是经过严格设计的,并且车辆也是按时速目标值进行制造的,那一般来说是不会出现“突然超速”的情况的。这里说的“突然超速”是指没有提前预告的情况下突然加快行驶速度。这种现象是有可能的,比如在地下铁隧道里可能前方突然出现一处工地或者一辆施工车辆阻碍了轨道,此时司机为了安全会选择急刹车,但突然出现的障碍物距离车站还有一段距离,为了避免停车过猛导致的事故,可能会采取加速通过的方式完成制动,这种情况就属于突然超速。 一般情况下,地面上的高速公路、快速路等会设置固定测速设备来对超速行为进行监控,而地下铁由于无法设置固定设施,就会依靠驾驶员的自觉性。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地铁司机的驾驶都是非常稳妥的,不会出现超速的可能性。毕竟要承担的都是公众责任。 当然,我说了不算,你也没看见,具体还是看各地交警记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