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属五行什么属性?

申屠跃庭申屠跃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阴阳”是古人对自然界中各种现象进行归纳总结的结果,包括物质和精神在内的一切事物都具有阴阳两个方面;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且不可分割,这就是“阴阳互根”。 但就自然界的物质而言,它们的存在状态和形态却是千差百异的,有固态、液态、气态等; 有圆有方、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等等; 在时间上还有早迟之分。 这些差异性在“阴阳”的范畴里都有对应的概念,如高与低对应着“阴阳”中的“上下”; 大与小对应着阴阳”中的“多少”。 而早晚对应着的两个概念是“阴阳”中的“动静”“阴动阳静(形)”和“阴静阳动(象)”。 “早上”(阳升阴降)为动;“晚上”(阴升阳降)为静。 所以中医理论常用“阴阳五行”来概括一切事物,用它们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和运动形式。

而“阴阳”则是用以区分五行的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 也就是说先有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后才有了阴阳概念,并用它们来给五脏定位(肝心脾肺肾五行中的“五志”和“五情”则来源于《黄帝内经》,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与五行相对应的阴阳概念,具体的情绪和意志类型需要查阅经典文献)。

五行对应着自然界五季(春、夏、秋、冬四季及中间之月),阴阳对应着自然界上下左右,所以人体也有上下左右。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中有“阳离阴则以暑热主其外,……阴离阳则以寒冰主其内”的表述,说明只有阴阳和合,脏腑经络才能发挥正常作用。

祝直祝直优质答主

阳气、阳能、阳性,是中医哲学、五行学说中的名词,也是宇宙及人体机能中的一种基本现象,包括温暖、光亮、上行、向外、向上、干燥、亢进、积极、兴奋、主动、疏泄等事物或现象。在具体的事物或现象中,凡具有或隶属于以上性质、特点的,皆属于阳。故阳是一个外延极为广阔的概念,中医哲学、五行学说中的阳是与该体系中的阴相对待而存在的,为该体系的两个总纲。宇宙及人体内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一现象与另一现象,以及每一事物、每一现象本身,都存在着阴阳两个相对待的方面。

从总体来看,“天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天体的光热、蒸腾、上升之气和造成功能,以及地体的寒凉、重浊、下降之气和成形功能,在功能上也分别归属于阳和阴。“地为阴”,是说无垠的天体在功能上是产生“阳气”的源泉,无边的大地在功能上是形成“阴精”的基地。“天,人之高也”(《庄子·中行论》),“身之本(精),春之本(风),神之本(脉气),……皆出于阴”(《素问·脉解篇》)。“地气(水谷之精气上聚于胃)生阴火(营火)”(《素问·天元纪大论》)“二火同居,水不及也”(《素问·至真要大论》),“阴生于阳”等,皆说明人体内“阳”功能的产生来源于天地之气在“身半以上”的运动。“天有阴阳,人有夫妇”(《素问·六节藏象论》),“地有寒暑,人有中外”(《素问·五常政大论》),“阳气者,精神卫外而为固也”(《素问·遗篇·刺法论》)。这说明人体内的“阴”和“阳”功能就是天地之间的“阴”和“阳”之气在人身上的体现。“阳”在人体内分别属于心、胃、六腑、四肢、皮毛、口、面、腰、腠理、喉、半身、项、身之半、身之前、胸、三焦、卫外、经络、气、津液、络脉、表、浮、汗液等。

在这些内容中,可归纳成人体之“气”或“火”,中医哲学、五行学说把“气”和“火”分别称做“阳气”和“阳火”,把体内阳功能和“火”的正常者称做“正气”和“正火”,体内阳功能和“火”的不正常者称做“邪气”和“邪火”。由于人体之阳功能和“火”的来源主要来源于宇宙之“天”,即人身之“上”,所以中医哲学、五行学说,常把人身之“阳”和“火”也称之谓上、天、气、表、卫、外、外象的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