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令五行属什么?
“令”姓的起源,首先来源于官职名称。周朝建立后,有“伯邑考”,其子叫“叔鲜”,因父兄皆王族子弟,且世居王室,所以爵封为“公”;又因他掌有征伐之权,故称“管氏”、“管仲”。
后来,他的后代子孙有的以祖上爵名为姓氏,称为“管氏”,有的以祖先封地为姓氏,称为“鲁国管氏”,还有一部分人保留祖先的官职称谓作为姓氏,这就是“令氏”。 也就是说,“令氏”这一姓氏的形成与“管仲”有着密切联系。
其次,“令氏”又是姬姓侯国“庆氏”的后裔所改。《元和姓纂》所载,“庆氏,春秋许国,晋灭许,迁庆氏于河内。秦灭魏,徙庆氏于丰邑。汉高祖之兄刘知章,文帝后母也,姓庆。”
春秋时,宋戴公有个孙子叫做“公子庆父”,字“孟父”。因其母亲是齐桓公女儿,故称“公孙举”。 到战国时代,“庆父”一脉在宋国地位崇高。当时有一首诗歌这样赞美道:“大哉孔璋!思皇何远!爰自期月,显耀星宿!”(《宋书•礼志一》引)其中的“孔璋”就是指“公孙举”。
孔子九代孙子“孔晁”写过一首诗,其中也有“大兮庆父”“穆兮孔臧”的句子。可见在当时人们心中,“庆父”和“孔庄”的地位真是仅次于圣人。 “庆父”之子“庆忌”,是个勇士,曾力毙吴王僚。但终因力量悬殊,不幸被杀。 到了西汉时期,刘邦为了拉拢诸侯王刘交(刘邦庶长子),特意将宗室女封给他做夫人。结果刘交所生的儿子被封为侯后,因为跟太上皇同姓,就按照汉朝制度,要把自己的名字登记为“刘太尉”。
然而这时却发生了有趣的事情——这小子在登记姓名的时候竟然忘记自己父亲的名字是什么了,只好填上了“刘庆忌”。可见“庆忌”这个名字已经在刘家代代流传,深入人心了。 后来,刘太尉因为得罪了汉文帝,就被贬为平民。不过,“庆忌”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还是传承了下来。到东汉时,光武帝刘秀的一个孙子就叫“刘庆”;而曹魏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王朗”,自己的本名叫做“王景”,也是为了避讳东汉皇帝“汉章帝”的名号,才把名字改为“王朗”的。可见“庆”、“郎”二字在当时是何等的流行。 另外,“令”姓的始祖伯邑考又名“王子伯”,也是以谥号为姓氏,其后一支为“令氏”。可见“令氏”姓氏中的“令”字,实际上是一个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