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五行属什么的文?
“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说法。它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五种属性,即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生相克,循环往复。其中,木能生火,火能克金,金能生水,水又能克木;而木又能克土,土又能克水。 那么,在汉字中,是不是也存在着这“五行”呢?答案是肯定的。从现代的学科分类来看,汉字是音韵文字,属于语标文字的类型之一,其特点是字形与发音没有直接的联系(也有例外)。但人们发现,汉字的五行分布却大致与语音的五音相对应。也就是说,五行的分布是以汉语发音为依据的,这与西方语言中的字母表正好相反。
关于这一点,许多学者均有论及。现仅举几例如下: 1.明代的王畿在其所著《龙溪王伯安先生文集》中将文字的五行归属归结为三说: 一曰“阴阳五行之运,一而五,五而百。”“日、月者,两火;金、木者,二木;水火者,两水;土者,四土……字有此五行,其声亦然。” 二曰“凡书之形体,无非五行之象。” 三曰“古人造作字时,各以五行分配于字,如乾坤交媾之像。或问曰:何以见之?答曰:‘子看一字之中,横直曲直,上下左右,可无阴阳刚柔之像乎?’” 2.清代刘献廷在其著作《广阳杂记》中说: “按字有五声之别,东为角,西为商,南为羽,北为宫,中为征。如人立左右前后之分,左为震,右为兑,前为离,后为坎,中为乾艮巽坤四位。又象春生秋肃冬藏夏长之数。皆五气运行自然之理。” 刘氏还进一步解释道:“‘东’、‘木’同音,故属角; ‘西’、‘希’同音,故属商; ‘南’、 ‘德’同音,故属羽; ‘北’、‘背’同音,故属宫; 中、 ‘中’同音,故属徵。” 3.现代的李学勤先生在所著《字源引玉》中写道: 在“甲骨文中,卜辞所出现的偏旁部首大都具备五形,卜辞的构字系统显然与声母五音对应。这种结构特征反映了殷人的思维定势和用字特点。……因此可以说,卜辞的结构是受五音制约的。 ” 李先生说,他在美国留学期间曾请教过一位中国语文学家,这位学者根据古汉语的特点告诉了他以上情况——“原来如此!我这才顿悟自己几十年从事语文工作的乐趣所在了。因为研究这些有趣的现象不但可以开阔眼界,而且能够陶冶性情,提高修养……”
我们可以知道以下三点基本事实:第一,汉字确实是按照发音来区分五行的;第二,汉字与五音的关系相当密切,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一定的规律性;第三,虽然对五行与五音关系的解释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认为这个说法不是空穴来风,是有一定的实际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