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五行是土吗?
很多人以为八位中“西土”和五行中的“土”是一回事,其实完全是两码事情。八位中东南西北中以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位次,表示的是方位,而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则是五种不同的物质。八位说的是空间,五行说的是物质。
在五行学说的起源问题上,自古以来就有“五材”说和“阴阳重叠”说两大派。东汉经学家刘熙在《释名》中说“五行,水火木金土也,五行自相生而复相胜也”。这种说法是以五种自然物质的性质、功能和相互关系,推演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因此,称金木水火土为五材。
与“五材”说对立的是“阴阳重叠”说。东汉哲学家郑玄在《礼记·月令》注中说,所谓五行,就是阴阳的重叠,阳重为太阳,凝结而成金,阳泄为少阳,发散而成木;阴重为太阴,凝聚而成水,阴泄为少阴,发散而成火。至于土,是物类终始的动力,它的功用是生成和化育万物。所以,木是发生,火是长养,金是收获,水是收藏,在它们作用的过程中则必借助于土。郑玄是从阴阳的相互变化推出五行的。这两种说法,是两种不同性质学说的争论。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后者是唯心主义的。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形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学说的应用极其广泛,已渗透到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科学技术的各方面,特别是中医学,更是把五行学说作为一种理论工具,用来说明人体各部分的相互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以阐释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指导临床的诊断和防治。因此,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用于解释人体内脏与内脏,内脏与形体、官窍;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