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要给小费?
在美国,给15%的就餐小费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如果客人人数太多,餐馆还会将最后的消费金额统一计算。而不是像中国这样,一桌人就算有一个人吃了一点点菜,也要付这个菜的全价。而且美国的饭菜是做好之后再收钱的,所以美国人从内心里是不太在意吃的东西是否和付的价钱“等价”,而付小费是因为服务生的服务令自己满意。所以在中国看来很奇怪的事情,在美国看来是很平常的事。
美国的小费文化有以下几个根源。一是文化的“内生动力”。在美国,人们普遍认为给别人付小费是理所当然的事,给别人付了小费要表现得不以为然,在别人给自己付了小费时,要说“谢谢”。小费文化成为美国社会文化的一种心理需要。
二是收入结构的需要。在美国,诸如餐馆服务员、出租车司机、饭店搬运工、理发师和美容师等服务员的时薪大多很低,他们主要通过赚取小费来实现体面的生活。如果这些服务员的服务能得到顾客的认可或满意,得到小费是可以期待的。
三是制度保障的需要。给小费的文化得到制度的保护,而且已经制度化。比如,出租车司机的小费是车费的15%。如果乘客拒绝支付这笔小费,出租车司机有权拒绝将乘客送达目的地。
上述几个要素相互作用,使给小费已经成为美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给小费可能就是与别人过不去,是不合群的、没有教养的行为,也得不到低收入服务群体的好感和认可,受到“多数人”的怀疑和排斥,而“被多数人”放逐,将丧失在美国立足和发展的一切机会。因此在美国不给小费是没有理由的,这是在美生活的“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