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果甘草有什么作用?

蓟泽俊蓟泽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光果甘草(Ligustrum lucidum),别名:亮叶榕、亮叶杨桐、山黄皮、鸡骨香、九节龙、九节香、小叶榕、假菠萝、假梅树、假枇杷等,属木犀科植物,原产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目前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大洲的亚热带及热带地区。 光果甘草是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m;枝细弱,圆柱形,红棕色,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叶片革质,披针形至椭圆形,基部楔形并渐尖;表面有光泽,干后绿色或暗黄色;边缘全缘或有疏齿。花序腋生,头状,多花密集,花序轴被短柔毛;萼片卵圆形,花瓣白色、红色或黄白色;蒴果球形,成熟时蓝黑色。花期3~4月,果期6~9月。[1] 生长环境为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17~20℃,全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多生于海拔380-2000米的山坡林中。

药用价值 中药属性 《药典》描述 【来源】本品为木樨科植物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顶端稍尖,略扭曲,下部有纵纹,直径1.5~3.5cm,长短不一。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粗糙,有不规则的深皱纹,外皮较薄,易剥落;未去皮的部分,则呈棕黄色,光滑并有横向条纹。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纤维性,皮部与木部容易分离,可见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甜。以灰黄色、体大、断面皮部橙黄色、木部浅黄色者为佳。 鉴别 【炮制】拣净杂质,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类、香豆素类和醌类化合物。另含维生素P和维生素E。

药理研究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炎,扁桃体炎,痈疖肿毒,肝炎,肾炎,毒蛇咬伤。 《药典》摘要: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镇静作用 光果甘草对小鼠注射戊四氮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亢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减轻小鼠的自发活动,减少迷宫试验中小鼠的走错通道的次数,增加存活时间,对电休克引起的抽搐亦有保护作用,但对大脑有轻度毒性反应。 (2)抗惊厥作用 光果甘草煎剂给小鼠灌服或腹腔注射均能显著缩短小鼠惊厥发作时间而起到抗惊厥的效果,对氯丙嗪所致的小鼠兴奋躁动也有缓解作用。 (3)麻醉作用 光果甘草对小鼠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均有轻度麻醉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类似苯妥英钠样作用,可对抗电休克引起的抽搐,还有镇静催眠作用,但剂量过大则有麻醉现象。还能降低动物脑组织中的谷氨酸含量,因此可能通过抑制神经传导而起作用。 2.抗过敏作用

(1)防止过敏性休克 光果甘草对组胺引起的蟾蜍下肢血管扩张反应和人工过敏引起的豚鼠出血性炎症有显著抑制作用。还可明显延长致敏兔的潜伏期,减轻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降低致死率。

(2)抗变态反应性疾病 光果甘草对组胺刺激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及平滑肌收缩反应有显著的对抗作用,并能抑制由抗ds-DNA抗体诱导的脾脏淋巴细胞转化,故有预防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的作用。 3.其他作用

(1)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 (2)抗氧化作用。 (3)抗肿瘤作用。 临床报道 ①治疗口腔溃疡 用光果甘草水煎稀释成4%的溶液,清洗患处,每日3次。治疗口腔溃疡33例。结果:痊愈25例,显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②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用光果甘草50%浸膏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配合输液治疗慢性气管炎100例。结果:显效(咳嗽、咳痰、喘息症状消失,X线复查肺部病灶吸收大于50%以上者)64例;好转(症状基本消失,X线复查肺部病灶吸收小于50%者)3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③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用光果甘草每日3次口服,每次1g;黄疸明显加用新鲜玉米须100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急性乙肝110例。结果:全部病例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肝脾回缩,肝功能正常。④治疗肾炎 选用光果甘草50%浸膏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并配合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肾炎50例。结果:基本治愈(症状消失,尿检正常,半年内不复发者)25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尿检接近正常,但遇劳累、感冒或其他不良因素可导致疾病复发者)18例;好转(症状减轻,尿检稍有改善者)7例。总有效率100%。⑤治疗恶性肿瘤 用光果甘草配合化疗药物治疗肺癌、急性白血病等多种肿瘤共50余例。结果:部分患者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骨髓象显示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但无肿瘤细胞浸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