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旅游业如何?
从需求端来看,我国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且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下图); 其次,从供给端来看,我国的入境旅游人数和海外旅游收入也保持增长。2016年,中国接待国外游客人次达1.35亿,同比增长9%,创下历史新高;实现海外旅游收入277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但中国仍然不是世界第一大入境游目的地,德国每年接待的国际游客人数超过我们,是美国国际游客数量最多的目的地之一。
2014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突破30亿,成为中国旅游行业的新起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带薪休假制度的实行,预期未来国内旅游人数将保持持续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在2015年和2016年同期增速分别高达10%和11%后,2017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数同比仅微增0.48%。
旅游作为幸福产业受到政策层面大力支持的同时,也应客观看待其发展存在的障碍。 首先,从需求角度看,虽然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但边际消费倾向正处下滑阶段,且同时面临着消费升级和降级的可能;居民储蓄率仍维持高位,贷款增幅却出现明显下降,这意味着居民对于旅游等享受型消费的支付能力在下降。
其次,从供给角度,我国入境旅游的吸引力还有待提升、出境旅游的规模还比较有限。需要加大力度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优质景区,完善交通、住宿等相关配套服务,以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来华旅游。而国内的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虽然有着一定的基础,但是品牌效应还没有充分形成,需要政府给予进一步的政策支持使这些类型旅游更好地发展壮大。 最后,从监管角度,应继续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尤其是加快完善旅行社、在线旅行社(OTA)等旅游中介机构的监管,确保旅游消费信息的透明度和有效性,维护旅游市场公平有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