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的五行属什么意思?
1.水名 如:“其上则有丹崖碧壑,翰水横流”,出自《九真山记》 “又东十里曰翰林之山……多白蛇、白玉”,参见《山海经·中山经》“少室之山” 王念孙《读书杂志·山海经二》“翰音误也。‘翰’当作‘洹’” 又指今河南林县东南的洹水
2.鸟羽 美称 古人认为有羽毛之物为文,所以用做美称:如文人,文章等 另:翰苑,即翰林院,唐始置翰林供奉,专掌诏书、表疏,备皇帝顾问,宋时始成为正式官职。清时翰林是“清要之官”“清望之班”,在诸士大夫间地位甚高。
3.毛笔 用兔毛或羊毫制成的毛笔称为翰管,也称笔管; 古时常用毛毡制笔杆,因毛呈黑色,故又称翰管为笔砚(见《宋史·艺文志四》)。
4.书信 上古无纸,人们用竹木简书写,因而把文书称为翰简,后世信札也常称作翰牍 (杜牧《上李中丞书》); 唐宋以后,书信流行用纸帛书写,因此称书柬、尺牍、手札等等。
5.书画作品 晋代张华著《博物志》卷十说:“魏文帝宫中有柏梁台,台上有金鸿鹄,以燕雀朝飞暮扫。又作承露盘,上有铜仙人,手持锺乳。昔武帝好仙道,故造飞甍、宫观、复道、浮桥,皆刻画仙人对揖驾迎之状。又于建章宫拟紫殿之貌,玉堂、金阙,上皆悬明珠,璧玉、孔雀块壁。画文画及众怪奇异。”文中所说的“金鸿鹄”和“铜仙人”就是翰。这里将“翰”理解为绘画作品。
6.古代称笔,也称笔管 汉刘熙《释名》中说:“翰,汗也。善挥毫汗而发之,引伸而为画笔之称” 唐代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也说:“怀其手,言其势,如驰马然。又如舞快剑焉”,这里都指毛笔。
7.书法艺术中的翰 清代朱庭珍《筱园诗话》云:“余谓学书者当以碑帖为翰,以帖学为翰法,以碑派为师承" 这里的翰既指用笔,也指创作技法与风格。
8.同音借用于“干” 如:瀚海(沙漠;大泽);瀚瀚(广大宽广的样子);浩瀚(广大广阔的样子)
9.其他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其中“丹青”喻指图画;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七回:“使赵盾居守,则上党之地,反归晋国矣!不如徙之于翰。”其中的翰也是比喻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