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记有什么作用?

赖雅之赖雅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苟”是《三国志》中一个重要的计谋,用现在的话翻译就是“偷袭”、“奇袭”——和“结义”一样,是三国时期特有的计谋,不能用在现代战场上。但是,这个战术在三国时代被运用得极为广泛。 以蜀汉为例,《三国志·后传》载,延熙元年(公元238年),蜀汉军讨伐孟达时,“先主(指蜀汉昭烈帝刘备)遣马良之荆州,以达书与亮,亮又遣邓芝以书慰达而召之。会亮北伐,达复还师,亮以达无军粮,使杨仪、费祎、姜维率步骑五千,赍一月口粮,赴斜谷屯扎,为大军后继。仪等兵到,达甚喜,以为救至;令达之军齐力拒战。仪为先声,自率大军继进。行数十里,达左右哨探,飞报前部有敌兵,达问曰:‘何如’?” 可见,在行进途中对没有任何防备的敌人实施突袭是很常见的情况。

再来说“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喻老》,原文是:“楚欲攻宋,公孙衍谓楚王曰:宋城坚池深,不可图也…不如以宋易郑……王以公孙衍之言为然,遂出兵围郑。公孙衍往见张仪,仪曰:‘子所见者是矣。’衍曰:‘何为不见’?仪曰:‘吾闻履霜坚冰至,今天下皆言宋王恃有险阻,可坐而得,是故楚王胆气益壮。若听臣计,乘其无备,出其不意,轻兵疾走,彼既无备,可一战而擒也’。” 这个故事里的“守株待兔”应该算作突袭性质,而不是“固守以待敌犯”,毕竟“固守以待敌犯”的防守方是有准备的,而这里的宋国是被突袭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