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有副作用吗?
很多人都知道,平时我们吃些蒲公英是有很多的好处的! 特别是夏季,大家可以多吃点,不但可以清热解暑,还能消炎、抗菌! 但是有些人吃了之后会有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出现,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些不良反应的出现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蒲公英的“特性”所导致的。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蒲公英性味甘平,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所以,通常被应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肺痈咳喘、肠痈腹痛,以及湿热引起的淋证等病症的治疗中。 当患者是由于上述原因而服用蒲公英时,是不会有不良反应出现的。而当患者是因为其他原因服用了蒲公英之后出现了不适,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以下这几种情况导致的:
1. 对蒲公英过敏的人服用后会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等症状;
2. 大剂量长期服用蒲公英或过量服用蒲公英也会出现不良反应,像是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
3. 如果服用者属于阴盛阳虚的体质,那么服用蒲公英也是会出现副作用的,常见的像乏力、嗜睡、冷痛、腹泻等等。
由于现在不少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体内存在着炎症反应,因此都会有发热的症状出现。此时如果大量服用蒲公英,那么就有可能会加重身体的发热反应了。另外,由于蒲公英性寒,如果长期大量服用,也是会对脾胃造成一定的损伤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蒲公英含有维生素C,如果是高温煎煮或者长时间蒸煮,那么都是会破坏其中所含的维生素C的,这样就会使得药效降低。 所以,大家在服用蒲公英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不要食用不当而导致自身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