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为鼠找生肖为什么?
其实,在古书里记载的“子鼠丑牛”等,都是指的十二地支中的动物。 比如: 宋代李昉等编撰的《太平广记》引《开元占经·卷第八十三·灾异·兽》载:“唐开元八年正月庚子,至夜,鼠啮衣。时京师大雪,平盈十里,人马不可通行者三日;十一月壬寅朔,又大雪,甲辰又雪二日。按此两事,皆岁星践摄,为鼠害也。” 这里的“子鼠”就是指“鼠年”,和现在一样。再查当年农历,正巧是立春前后,也就是所谓的“子鼠”之年。
而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份的时候,是先把各个干支配在一起做成一种排序——这叫“干支纪年法”——然后根据这个时间顺序来记录年份的,这就是“年号”。 而这种年号的排法是有讲究的,不能胡乱搭配。在古代,人们是以“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指导日常实践的,因此他们以“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构成一个周期“五轮六次”。然后再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配上十二地支,构成“六十甲子”。 于是,我们就能看到这样一幕:子鼠丑牛寅虎卯兔……正好一个周期,这是“天干”的轮回;而下一个循环的第一位又是“甲子”,由此开始第二轮“花甲子”的演绎。
古书的记载虽然写的“子鼠”怎么样的,但实际是“属鼠”这一年有“甲子”“乙丑”……一系列,而另一个周期伊始的“甲子”年,老鼠并没有出来作恶,所以古人把这一年的“甲子”叫“无鼠甲子”(注意:没有“子”)。同理可推“无牛辛丑”“无虎壬寅”…… 那么,什么时候才到“子鼠”呢?这要等到新一轮的第一个“甲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