忾字五行属什么?
《说文解字》释曰:“忾,怨气。从炁声。”段玉裁注曰:“气声也者,即今之读音是也。” 故忾字五行为气。
1.《说文解字·气部》载:“气,人之阴气。”又载:“雰,雰气,气盛貌。”“氛,絪缊,气之盛者也。”“氲,氤氲,气味杂糅。” 《汉书·五行志》云:“凡云气五色,其状有常,故日月星辰之气,无时不有;若云雾之变,其出无常。”
2.《礼记·月令》中孟冬之月:“修陵寝,复旧迹。”孔颖达疏曰:“谓先王墓上起坟,以复其故迹。” 《周礼·冢人》春祭墓而有瘗(yì),孔颖达疏曰:“此祭先王之墓。”
3.《庄子·天下》篇:“自广痛深,此皆生人之意。”郭象注:“广,犹虚也。”成玄英疏:“虚,空也。” 《荀子·正论》云:“尧舜清闲,不妄言,不怠惰,不急趋。”杨倞注:“闲闲,安静之貌。”
4.《诗·小雅·宾之初筵》:“何嗟及矣!”毛传:“及,际也。”郑玄笺:“宴饮之时,酒行极则语序当乱,故曰及。” 故引伸为迟、晚的意思。《战国策·楚策四》:“臣亦早先辞,至于昭阳庙。”
5.《汉书·叙传下》:“孝宣皇帝,孝慈聪明,承继洪业,肃然临政,宽和为德。”颜师古注:“肃然,整肃的样子。” 后泛指严肃恭敬。《后汉书·冯绲传》:“公虽体性刚毅,素善台阁,亦岂敢以风节梗朝廷之命哉!”
6.《礼记·檀弓下》载:“君举琴而歌,子鸣弦而舞。”贾谊《新书·卷六·春秋》:“国子皆下堂,北面再拜。” 后被借代指音乐。宋玉《高唐赋》:“琴瑟击鼓,奏九韶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