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口地铁几号线?
重庆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距市区中心4.5公里。由盛极一时的沙沟湾码头演变而来,因为一条小溪经过此地,从溪底沉积的陶片特别多,遂以“瓷”为名,叫做磁器口。 据史载,早在两汉就有窑烧陶瓷,唐代就有茶庄出现。宋代以后,这里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和货物集散地。明清时期,更发展成水陆联运的码头。由于水运便利,与川东、鄂西等地联系的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商品种类也逐步增加,出现了千姿百态的商业形态。清末民初,磁器口有3000余户商铺,每天开市,十分热闹。 “磁器口”一名,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徐光启序》中:“蜀中之俗,重佛而贱儒……至如成都之锦江,濯锦之江,石笋、大慈、磁器口、草堂寺,皆佛刹也。”
抗战期间,中央军队在磁器口附近发起冲锋,击溃日军,取得首战胜利。随后,日军不断增兵,国军亦全力反攻,激战数昼夜,终因实力不济,被迫撤出,留下一片废墟。 抗战胜利后,政府大力重建,到1948年时已经初具规模。但时局动荡,内战激烈,经济衰退,再加上1967年的地震,使得这个千年古镇一度凋零。 20世纪90年代开始,当地政府着手进行古街区的恢复和建设。如今,这座古镇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文化名城,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