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个税种?
我们通常所说的“税种”,一般指的是财政税收中的“税类”概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总则》以及一些具体法规的规定,我国的税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土地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与地方教育费附加等11个。其中,前三个是流转税,实行比例税率;后八个是收入型税(费),实行定额税率或超额累进税率。 另外,还有不征税和免征税项目,以及进口货物适用的关税和保税监管方式,等等。
以上所有项目的税(费)率水平都是法定的,不得任意调整。 但是,对于上述税类,国家可以视具体情况选择部分征收,或者免予征收。 从实践来看,我国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要远比11个税类的范畴广泛得多。以企业所得税为例,根据现行规定,凡符合相关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经批准后可以减征或免征;而科技型中小企业还能额外享受40%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即研发投入可再扣除33%。
纳税人还可能会遇到预缴税款、退税、抵缴税款等情况,需要缴纳或减少其应缴纳的税款。 有些税种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以进行转嫁。比如消费者购买汽车时缴纳的消费税,汽车销售商作为纳税人,可以将这部分税额加到售价之中,向消费者直接收取。 对广大纳税人来说,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清楚应该缴纳哪些税费及其税率,并掌握一定的避税技巧,才是正确应对税务审计和稽查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