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火土五行代表什么?
一、五行的含义 古代哲学用语,指构成宇宙万物之五种基本要素,即水、火、木、金、土(《尚书·洪范》),简称“五行”;其另一说法来自于《管子》,认为是指天地之间的五种物质,如金、木、水、火、土。
二、五行的相生相克 “生”意谓生长、兴起,“克”意谓克制、战胜;《尚书·金滕》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生”、“克”二字在这里是修饰关系的并列词组,表示相互联系的两种关系或状态:能生长、兴起的,必然是对立的另一方受到克制和战胜的结果。因此所谓相生相克就是指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克的关系,有互相滋生和扶助的作用,也有相互制约和抑制的关系。 五行的相胜,又称行克,也叫作“乘克”、“虚旺取胜”等。根据五行之间的胜复关系来看,木旺则火也旺,但火太旺就会把木给烧尽了,所以火能够克服住木,这就是火乘木的意思。其他各行的胜复原理与此类似。例如:寅卯属木,午火属于阳,午火可以克制阴木,所以说火能乘木;申酉属金,巳火属于阴火,由于巳火为阴,被申酉金的锐金所克制,所以叫做金乘火;辰戌丑未土四墓,亥水属阴,因土最旺而阴静,所以土能制服阴水,称作土乘亥水;亥子属水,辰戌未属于阴土,阴阳相同,所以土不能制住水,所以土不乘水;巳午属火,辰戌未属于阳土,虽然土为火之源,但由于火最旺而土虚,所以火又去制约土了,这是火乘土。
三、五行的划分 金木水火土的属性并不是固定不变,在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都有它的属性归属,也就是说它们各自有其特殊属性,比如树木,它必定会有属木的特征,那么根据它们的这一特点就可以来划分金木水火土各自的属性,一般来讲凡是具有生长、升发、舒畅特征的事物都归属于木。具有清洁、凉爽、收缩特性的事物体归属为金。具有温暖、向外的特性归于火,具有长化、濡润的特性归属于水,而具有沉下、蕴藏特性的则为土。 1.东方属木,西方属金。
2.南方属火,北方属水。
3.中央属土,四季属地。 四、五行的对应关系 金→肺→白色→辛→凉→秋 木→肝→绿色→乙→温→春 水→肾→黑色→癸→寒→冬 火→心→红色→丁→暑→夏 土→脾→黄色→戊→湿→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