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灵打生肖是什么?

花心语花心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下面我来详细讲讲这个“灵机一动”的典故和这个故事背后的原理。 《礼记·檀弓下》有记载“孔子之丧,公孙乾袭绖而吊,晋大夫赵鞅使徒宾牟贾往,逆之。遇仲尼之丧而吊焉。主人既哭,宾作拜。既拜,宾作复。既复,主哭。”“公孙乾”就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国君宋元公。孔子去世后,当时正好在宋国出差的晋国人赵鞅(即赵简子)就派了一个人去给孔子吊唁,这个人到了以后看到孔子的学生正在哭,于是按照礼仪规制,这个人就在一旁等待。等到孔子的学生们哭完了,这个人就上前行拜礼。拜完之后呢,又按照礼仪返身回到自己位置上去。

这个“灵机一动”的来历就是这样。 那么,这个礼仪到底哪里不对了,居然能引起两个大国之间的一场风波?其实啊,这是孔子去世之后,各弟子们心情悲痛,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没有按照 “哭有节”的礼制来办事,结果让别国的人看了笑话。

据说这事传到齐国、郑国后,两个国家的国君都笑了,说:“孔子还好意思做礼仪的示范呢?他的弟子们都没有规矩。” 当然,这事最后也平平静静地过去了。 这主要是因为,春秋时代是一个礼乐崩坏的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礼制都不一样,各国领导人的个人喜好也不一样,所以,这一时期的许多故事都具有“无厘头”的特点——比如说,楚庄王问鼎、吴越争霸等等,都是这么个情况。用现代的话来说呢,这就是一个“没有王法”的时代,一切靠实力说话。因此呢,孔子在这时候周游列国推广自己的礼治思想其实也是非常艰难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