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在中药起什么作用?
中医用药讲究四气五味,归经,用量等,其中味道对药物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黄帝内经》中说“酸味的药物主收敛”,可见酸味药多具收敛之性。 杏仁属于坚果类食物,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还含有钙、铁、锌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E、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1)。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这些成分可能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作用。 但现代医学并没有发现杏仁具有抑制哮喘发作的有效物质基础。而且临床研究发现,无论是采用西药还是中药治疗,患者体内过敏原抗体水平均明显下降,说明抗过敏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2)。 还有研究认为,苦杏仁苷可以通过调节下游的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起到抗炎的功效。苦杏仁苷还可以降低肺泡Ⅱ型细胞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和分泌,从而减少肺部炎性渗出,达到消除或减轻炎症的效果(3)。
除了苦杏仁苷外,尚有其他成分可能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如苯丙氨酸与色氨酸可能通过刺激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分泌,从而发挥镇咳平喘和抗焦虑的作用;山柰酚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菌作用。现代药理学认为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祛痰和胃、镇痛镇静、降压降糖和增强免疫功能等功效(4)。 需要强调的是,不同部位的杏仁药效是有差异的,一般认为心部的杏仁功效最好,其次是尖部,尾部的疗效最差。所以使用时请尽量选用心脏位置的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