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对待美债?
关于美国债务,其实有很多故事和话题可以展开来讲。 美国目前的债务总规模已经超过了140万亿人民币(258万亿美元),比我国的GDP还要高。但美国的国债利率只有1.7%,远低于我国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2.75%),这其中的原因很值得玩味。
作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中国持有超过1.65亿美元的美债,而且这些美债的到期日都非常近,使得美联储只要加息,就会面临大幅减仓的风险——因为中国作为央行,是不能直接减持的。 那怎么办呢?过去一段时间,中国政府通过财政部海外投资基金(COFIC)的方式,先出售所持企业债券置换了部分美债。据IMF的数据,中国在2010年和2011年间共减持了近9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但这并没有完全解除中国的疑虑,因为持有美债的最安全的方式是买回等量的美国资产,以获得收益并保障本金的安全。 但是美国人显然不会让中国人这么做的,于是中国人又使出了第二招——以资抵债。这就是所谓的“CDS交易”。所谓CDS交易就是,当美国政府欠中国一笔钱的时候,美国国会会通过一项立法,将这笔债务延期偿还并且只支付很低的利息,但条件是中国需要购买一定数量的价值成长型美股基金(Vanguard Index Fund),这些基金持有的股票中包括苹果、标普500ETF以及道琼斯工业指数ETF等等。随着这批基金的业绩增长,美国政府的欠款也就变成了一个无风险资产。
当然这个交易对美国人来说是稳赚不赔的,因为中国为了得到这些基金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也就是购买价格会高于账面上应付的债务金额;同时每年美国财政部的资金还能拿到固定收益,虽然收益率很低,但毕竟是毫无风险的收益。而中国人则美其名曰“以资抵债”,心里想着,反正你早晚也是要还钱的,还不如现在拿点收益更好。 但这里也有个悖论:如果美国财政部的资金金额不足,比如差中国1000亿美元,那中国就只能以低收益的公募基金来代替,这样对自己来说反而亏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