赟五行属性是什么?
“贇”字是一个形声字,读音yūn,最早见于金文,形体演变如下图: 我在《古文字结构学》中,根据字形结构推导了它的本义,并造出了新字“贇”: 上图中的字,我根据其构形解释为:“盛美、多福、厚载(载物)”等含义,并用“贇”字表示。 “贇”字现在主要用来做名字用字,我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如下例字: 我还查到了两个以“贇”字作为偏旁的字: 我现在查询《康熙字典》和《汉语大字典》,发现这两部字典都收有“赟”字。那么可以推断,这个字是清代或近代以后造的。因为金文中的这个字是不会有错别的(只有繁简之分);而篆文有一个错别字“斌”,是左形右声,与繁体字的“贇”不同;楷体的“赟”则是和今天的简体字一样的。
从“赟”字的字形看,它是左右结构的字,且左边是形旁,右边是声旁。因此我认为它是个形声字的可能性较大,也就是说,这个字的最初构字方案是这样的: 后来,由于某些原因,“文”或者“字”旁更换成其他的形状,于是有了不同的字体。 我在《古汉字构形学》中,对形声字的构形做了详细的论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我曾经在网上查找过关于“贇”字的详细释义,大部分的字典网站都显示“该字无释义”!只有少数几个网站显示了比较简单的释义如上。所以这些简单释义应该都是转载自某一部古代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