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次牛市?
中国一共有5次牛市。分别是1990年至1993年,1996年至2001年,2005年至2007年,2014年至2015年,以及最近的2019年至今。其中前三次属于长期牛市,后两次属于短期牛市中。 第一次牛市起点1990年12月,当时上证综指只有96点,到1993年6月涨到1558.95点,涨幅高达1594%!那时还没有涨跌停板限制,一天可以涨20%甚至更多。记得当时很多股票当天可以翻数倍,非常震撼。
那时候我还在读大学,经常坐绿皮火车去看望外地大学的舍友,一路聊着股市,十分兴奋。我记得在太原站下火车后,还看到有人在路边卖证券报纸,上面的各种涨停板神话让人热血沸腾。 虽然后来进入大盘股的慢牛时期,很多投资者觉得赚钱慢,很没劲。但我认为那段时间对散户投资者是最友好的,因为只要不是瞎搞,基本上都能赚钱。我记得当时买的一只电器股从2元涨到30多元,另外一只地产股从4元涨到36元,都让人很是兴奋。
当然现在回看那些暴涨的股票,都是当时的冷门股或者业绩很差股,如钢铁、民航、汽车、家电等。但是如果你是在那个年代买入并持有到现在的话…… 第二次牛市起点1996年1月,当时上证综指只有513点的低水平,到2001年6月涨到2245点,涨幅达3456%!这次牛市和上次不一样,前期大盘蓝筹股涨得很猛,但到了后期中小盘个股才开始疯涨。记得那个时候有很多“傻大黑粗”的个股,看起来一点都不漂亮,根本不配被称为“股票”。但这些“笨重”的股票却连拉数板,让人印象深刻。
这次牛市除了让股民财富快速增值外,还有个不可忽视的作用就是消灭了千万以上资产的家庭,当时很多企业员工工资很高,但因为收入不透明,很多人不敢轻易买股票,于是公司就帮员工代持,然后疯狂推高股价。等股价上涨后,再让职工自行买入,这样公司既做到了慈善,又提高了利润,真是妙极! 现在回想看,那时候的确是搞垄断和大而不倒的最好时机,只要是敢炒的就一定能获利。
第三次牛市起点2005年6月,当时上海综合指数只有999点,到2007年10月中证500达到6083,涨幅为510%!这轮牛市和第二次牛市一样,都是大小股票齐飞,而且那时的题材概念股更是夸张,一个接一个,让你忙不过来。
这次牛市后期由于估值过高,加上宏观上通胀严重,央行开始加息,因此最后以震荡调整收尾。 需要提一下的是在这期间A股进行了股改,当时很多上市公司大股东手里都有大量流通盘的股票,为了尽快套现,他们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所以股改并不是个美好的词汇。
第四个牛市从2014年11月开始,到2015年6月见到顶峰,这一轮牛市中小创个股集体狂欢,市值暴增好几倍的案例比比皆是,然而这个时候大盘蓝筹股却原地不动甚至下跌。随着监管层的注意力和打击方向的转移,以及资金供给的不足,接下来自然是急转直下,大盘蓝筹股一泻千里,中小创也集体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