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上海冷清吗?

荣纤荣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火车站,虹桥站,上海站,上海南站都去过。 虹桥和上海站在候车室都没有多少人,上海南站候车室反而人多一些,但是也没有普通公交车那么多。(普通公交大概30-50个座位)。

2.南京东路步行街 大年初一上午8点到的,人很少,大概每50米就有一个警察在执勤,提醒路人佩戴口罩。

3.静安寺 大年三十下午4点半到5点左右,人流不多,但都有很多人在拜佛。

4.豫园 大年初一中午11点到,人流量还可以,可能因为是工作日且气温较低,游玩的人并不多。

5.北京东路步行街 初二早晨8点多去的人流量可以,但不至于拥挤。

6.四川北路 大年初二下午2点半左右去的人流比较多,但是相比普通的地铁还是少很多,大概每50米就有警察在维持秩序,提示人们保持安全距离。

7.淮海中路 大年初三上午10点多去的,人流量一般,部分店家没有开门。

8.静安寺公园 初三下午1点去的人流已经很少了,并且大部分是附近小区的人在里面锻炼身体,散步。

总体感觉: 上海并没有出现像武汉、西安那种"空城现象”,但是确实很多人选择留外地过年,以降低感染风险。我走访的多个公共场所中,除了书店、购物中心、电影院等相对密闭的环境外,其他如公园、博物馆等公共场所人流均较少。

当然,这个“人少”相对于春节长假前来说是明显减少的,毕竟在上海“非必要不外出”的宣传下,多数人都选择了原地过年。不过比起北上广深其他的中心城区来说,虹口、杨浦等地的人口密度还是要高不少,商场、公园等人流也相对较多。这或许与这些地方的外来人口比例有关,毕竟上海的外地人口大多分布在老城区。同时,我也注意到,在一些老洋房聚集的区域,比如徐汇衡复地区,春节期间依然有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只是需要提前预约。

总之,虽然上海整体人流低于往年,但依然还是有很多人流动,毕竟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有大量的外地建设者,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从事基础性工作,疫情期间他们也从未停下工作的脚步,选择在沪过年也是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

鄢明壕鄢明壕优质答主

来,说点正经的… 这个年过得太憋屈了! 往年这个时候,我都是早早定好回家的票,然后坐火车回家,一路欢声笑语的,车上也是人满为患的。今年呢,因为疫情,从12月30号到1月9号这十来天时间里,我是每天盯着手机,在抢不到火车票的情况下,买了机票,但是飞机延误又让我很生气[手动微笑]

后来实在没办法,我在酒店住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刷新闻,看封城消息,每天都想“如果上海能解封就好了” 现在终于解除了封/疫,我想买的是高铁票不是机票了,但是我还是要先看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回去,因为我还想买一个春节礼包啊(我爸妈给我买的,他们每年都很准时,虽然每次买的不多) 但是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去超市购买东西呢,大家只是偶尔会去买一点菜罢了(比如这几天上海人民排队抢购的鸡蛋,不过我还是有点怀疑,毕竟我们小区里也没有这么多人出门买菜,再说也不是每天都有新鲜鸡蛋卖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