颃五行属什么?
汉字: 颃(颃) háng 部首笔画: 9 总笔画数:12 康熙字典笔画数:9
笔顺: 竖、横折、横、提、撇点、斜钩/斜弯钩、撇、捺、撇、横、竖、竖、
基本解释: 颃háng 【形】[方言]∶相抵触;不相协调〖clashwithone'sopponent〗。如:他唱的调子很高,我唱的调子很低的,两个人很难颉颃。——《水浒》
详细解释: 颃háng 【动】互相碰击;交锋。
引申为“对抗”“比高下”等意。 汉·王褒《九怀·危俊》:“鸿鹄之高集,以山陵之颢。燕雀焉知,凤皇之颃。”
宋·苏舜钦《沧浪亭》诗:“直愁鹰隼寒,目断鹘鸰老。岂惜青衫污,由凭白雁小。”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风飘蓬转,人各天涯。无毫发异同语,惟颠沛彼此心。”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回:“宝钗笑道……如今可好了么!自己两番病倒,他两个闲在一处,倒像是他们作贼似的。”
又用于比喻。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其生也,若吾不材;其死也,若吾不生。” 明·陆采《南词咏谱·牛郎织女·凡例》:“情之所锺,死生契阔,至若星前月下,露冷风清,犹不断缠绵往复,颉颃高下,真是词中之奇彩。”
亦用作自谦。谓自己的文辞和对方的文才不相上下。 唐·韩愈《进学解》:“颉颃周旋,足嘲而伟。”
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三:“东坡《贺新郎》词,用杜诗‘清江锦石千重浪’句。欧阳公尝赠小词云:‘碧环清波湘簟静,好梦初回。’东坡见之,大喜,乃知公之精妙,不在苏黄之下。” 清·李渔《闲情偶记·词曲部》:“此曲原注云:‘戏陈子壮(字伯阳)书。’则非自度者矣。音调谐婉,格律精严,不似泛书空稿者。”
用于书籍、篇章。
指著作中前面的章节与后面的章节。前后相称,互相呼应。 晋·陆机《文赋》:“或清虚以婉约,每蹈其节;或壮丽而高扬,恒与其亢。”
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中》:“六朝之靡嫚,隋唐之浮浅,宋元之委弱,未尝无善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