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属于什么五行?
时,在命理中属丙火. 什么是时辰八字? 古人将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做一个时辰。从23点至1点是子时。 从1点至3点是丑时... 以此类推,午时就是中午11点到1点,未时则是下午1点到3点。 子时、午时的称谓来源于我国古代计时单位“漏”,而丑时、寅时等则源于“刻”。 “漏”是利用流水冲激水轮使机械运转来计时的装置,由壶和齿轮组成,顶部开口的壶里放置着带有小孔的浮标,随水流冲激而上下移动,每个时辰循环一次。因钟表的发明借鉴了“漏”的原理,因而用“辰戌丑未”象征“子、午、卯、酉”,用以区分不同的时间段(见《晋书·律历志》)。这种用“辰戌丑未”代表“子、午、卯、酉”的方法现在仍在使用。
至于为什么用“辰戌丑未”四个地支代表“子、午、卯、酉四正”,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四时的最后一个月“戌月”“亥月”“丑月”,每三个月的最后一天叫做“晦”;初一、十五和三十也称为“晦”或“朔”。所以“晦”含有“末”的意思。而冬至后第三个庚子日叫做“小寒”,意思是开始进入寒冷季节,这之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冷一点,到“大寒”也就是最冷的这一天。立春后的第一个寅日叫做“惊蛰”,意味着蛰伏了一冬的动物开始苏醒,活跃起来。因此“惊蛰”的意思就是“突然苏醒”。
按阴阳五行的理论,子是阴性的开始,也是阳气的终点;午是阳性的开始,也是阴气的终点。而未时正是阳气开始的时候,又是阴气终结的地方,所以未时是“阴阳交接”的时刻——这是中医理论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