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五行属什么?
中医理论里,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可以分阶段的。 瘟疫这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更是如此。所以,研究瘟疫的发病规律,我们首先就要从传染着手。
中医对传染病的传变规律认识较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里的“五疫”指的是五种不同的疾病,但它们却同时具备传染性、流行性等特点。
到了明代,王肯堂在其所作的《证治准绳·瘟病》中进一步总结了温病的传变规律:“温病者,春天感温之气而成。其症或高热,或微热,或不热而烦躁,或不烦不躁而嗜卧,目赤,头痛,口干咽燥,鼻流清涕或黄涕,咳吐黄痰,身疼,无汗或少汗,舌根硬,舌苔黄糙,脉象浮数而洪大滑数。此病之初得也……或一二日而遍体疮毒疹子,头面尤甚,此温病传变之正形。” 王氏所提到的“疮毒疹子”就是西医所言的“皮疹”,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皮疹型流感”。
我们可以得出中医学对温病学早期阶段的一个大致认知:外感温热之邪(病毒)→身体反应(发热等)→皮肤表现(皮疹出现)。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虽然古人没有认识到病毒的传染性,但是对于传染现象还是有所认识的。古代医学家认为许多病是由鬼魂附体所致,而由鬼魂致病的第一要素就是因为被鬼附体的物体有传染性。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提到:“厥阴之人……利下气,疾消聚。……邪气独留于皮中,气不得出,故消聚矣……”又如《诸病源候论》中讲到:“天行发斑疮者,是疠气风热之象。头面先生疮,色红焮烂。”“冬月伤寒,圣人治从太阳,宜发散之药,若退后时,入三阴经,变为温疟,身体疼痛,四肢沉重,胸膈痞闷,饮食减少;若作风寒治之,汗出表解,病亦自愈。此为阴阳不相济,寒温不相和,立病基矣。”
这里所谓的“邪气”、“疠气”、“风寒”其实都指的是病原体。可见在古代,中医对于传染性疾病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