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属于五行什么?

宾华曼宾华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唐代李淳风编制的《乙巳占》和袁天罡编著的《五行相书》都提到过关于唐朝的“五德”,并且相互矛盾,不过可以看出来在李袁两人眼中,“五德”理论已经相当淡薄了,只是当做一种迷信的论据来使用。 首先说袁书的记载: “隋之末,帝以甲子受禅于周,时人以五德传属推之,以为木生火,周为火德;而帝以土承水(木生火,火生土)得天位,故谓之‘代隋’也。

至武德九年壬午春正月癸卯朔旦,日南至,百官朝见献寿,礼毕,有中使马文言自殿南旋,忽言:'不见武皇'……俄又白:'陛下莫不见武皇帝乎?'上曰:'吾见之矣!'因起,步舞,满座皆惊。 时人咸谓‘天子之命,由天所授,今帝不自知其所奉者何帝,而使左右感惑如此,岂非异乎?’” 这段话是说,武德九年正月武皇去世的时候,唐高祖突然觉得周围一片黑暗,然后就看见一个穿着赭黄衣的人,手里拿着宝剑,站在自己面前。然后这个人说自己就是隋文帝杨坚。说完就不见了。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于是大家纷纷认为这是唐承隋运的证据。 这个故事非常值得玩味,因为袁天罡作为李淳风的弟子,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是如此荒诞不合逻辑。因此我只能认为是袁本人对五德的崇拜不如同门那么深,所以才会用这么个传说来作为论据而已——事实上我怀疑这段故事的真正来源是高宗、武后时代为了抬高自己的合法性而编造出来的。

至于另外一段李淳风的叙述,则是在《大唐开元占经》卷七十一中记载的秦景通《玄女心经·杂占》一卷中的内容: "贞观中,太子洗马崔道融奏云:臣常见太宗文皇帝御制《秘藏真言》及《修仙诀要》等三篇,内有‘金轮王’事…… 上问李淳风曰:‘朕闻金轮王,是何神也?’对曰:‘此则西方佛号,其义乃金轮圣王耳。按《西域记》云:‘印度国北山中有大菩提树,昔佛成道于此树下。时有转轮圣王名毗扶罗,巡行四域,至此临树而坐。忽有一婆罗门来言:若欲闻法,可往北山。王即驰赴,至斯地有诸声闻,俱共宣说甚深妙法。王闻已心开意解,亦得须陀洹果,欢喜而去。是时众中之阿难陀目连等告王,佛将欲出世,愿先供养。王即施作宫宇房舍,安置如来,既而成佛,名释迦文,即是今之世尊,为诸众生而演说法,教化一切众生令住正法。’此即轮王的本迹因缘之事也。” 从这个记载来看,当时的唐朝统治者们仍然十分重视五德的学说(虽然他们可能根本不理解其中的意义),而且李世民本人还亲自向李淳风询问这个问题。 顺便说一句,《大唐开元占经》是一本比较有用的占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看看。

茅潇湄茅潇湄优质答主

“唐”字,属火土。 其字形与读音,均带有火的属性,故“唐”字五行属火。 “唐人”的“唐”字偏旁“口”(即“唐”字)是一个形声字;从“口”“唐”构成全形结构,且读音为táng,故此字的五行属木。 这个“口”字偏旁部首在唐代以前写作“方”或“口”。因此可以推断出唐朝人可能更偏向火,而唐朝之后的人则偏向于水。 这只是我的推测哦~欢迎指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