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哪里?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就像城市名片一样向世界宣传着各自城市的文化。西安碑林博物馆就是西安向世界宣传自己文化的一个名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西安碑林原名“碑林”,还发生过一次火灾。那么西安碑林着火了吗?一起来看看。
西安碑林原名"碑林"
西安碑林,陕西文物藏品中最有代表性、最有规模的珍贵文物。唐代设立安国寺,宋代改建为忠义寺。元代改作礼拜寺,并造少林,清康熙十八年才改为现名,“碑林”“榆建殿堂二十所,库所十五,库内刻石如林,故名”。“客有曰,古之为金石者,所以昭仁智,垂训范,故前代士大夫,皆以得二《京》三《尚书》为德业,犹归功贞石,遂使功业可纪,性情可敦,艺业可尚,文章可比,故得风烟冥蒙之气,有凌云涌日之观”,“石鼓”在历史上尤受褒赞,被誉为“金石文字之冠”。西安碑林博物馆是现代修建的展厅,博物馆内收藏的艺术品琳琅满目,有著名的《石鼓文》、《雁塔圣教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等。
西安碑林也曾着火
2015年9月15日,西安碑林博物馆南碑林发生一起火灾,现场共搜救出7人,其中5人受伤,2人死亡。经勘查,起火点为南碑林第一室的西北部,过火面积约4平方米,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
西安碑林为什么又是墓志馆
1951年在陕西西安大沙沟的唐藩王园寝内,发现唐代20位大臣的墓碑,其中一位是太宗时名相魏征的墓碑。1973年在此又发现一座唐朝大臣李吉甫的墓碑。这些墓碑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资料。1956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院内东北角的院壁上辟“墓志馆”,收藏、展览全国发现的战国至现代的墓志。1959年迁至西安碑林。1960年前后,又先后在河南洛阳、陕西临潼发掘宋、金等地的墓志数百方,藏品充实,展室拥挤,1975年迁至西安南郊少陵原上,独立兴建西安墓志博物馆,由古建筑学家樊仲芸设计施工。一九八Ο年十一月一日建成开放,建筑面积19675平方米。展览分墓志和壁画墓两大部分。2006年,又对原墓志陈列厅予以扩建,增设了精品展厅和2个专用保护室。现藏历代墓志2614方,其中1997年从韩国归来376方,现存最多的是唐代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