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灌肠退烧药吗?
孩子发烧,妈妈很着急,各种方法都用上了。 比如,很多宝妈会给孩子喂大量的温水或者酒精擦浴。 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能有效、快速地帮助孩子退高烧。 而且酒精浓度过高,对于皮肤有较大的刺激;大量饮用温水,可能造成孩子出现呕吐的情况。
那么,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首先,在宝宝发烧38.5℃以下的时候,建议采用物理降温。 具体的做法是: 在宝宝的额头、脖子两侧、腋下,腹股沟大动脉走行处,涂抹退热剂(对乙酰氨基酚或者是布洛芬),再给宝宝穿上纯棉薄衣服,增加皮肤的散热效果。
其次,在宝宝38.5℃以上,需要服用退热药物的时候,应尽可能做到用药安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退热药品种并不多,一般仅有2-3类,家长可根据医生的建议购买。 注意! 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没有绝对的“安全”,在没有明确使用指征的情况下,不要滥用退热药,特别是婴幼儿。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较好,可以进食进水,并且体温不超过38.5℃,往往没有必要服药,多喂温开水即可。 因为食物和水分可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降低体温。 另外,还可以试试物理降温,如大量饮水、温水浴等。 但如果采取以上这些办法后,孩子的体温仍然居高不下,怎么办? 此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你为孩子进行“药物灌肠”。
什么是药物灌肠? 药物灌肠是将一定药物灌入婴儿的肠道内,以起到药物杀菌作用,从而有效地控制感染,达到治疗目的。 多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细菌性痢疾,也可以用于急性胃炎、胆囊炎、肝炎等疾病。 在使用该方法时,应注意:
1、操作前,护士会为你及宝宝做好各项消毒准备工作,确保环境安全;
2、操作中,你只需配合医生完成“开塞露”以及药物的注射;
3、操作后,要注意让宝宝适当多喝水,防止药物中毒。 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仅适用于因细菌感染而导致的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