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五行是什么关系?
水、火、木、金、土,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和西方的“物质”观念是不同的。 水、火、木、金、土在周易中被称作“五行”,是相生相克的关系; 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五脏”,是人体生理功能的五种基本元素; 在道家学说里被誉为“五德”,是修行者要掌握的五个品德; 而在古代建筑里,这“五行”又分别对应着五种不同的建筑材质。 为什么一个简单的五行就能演绎出如此丰富多彩的形式呢?
这是因为五行不仅仅是一种元素,更是一种作用,一种运动方式,也就是古人常说的“阴阳五行”中的“行”字所表示的意思——“走”“运行”。 五行就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是相生相克(五行相克);第二是旺相休囚(五行方位)。 五行相克的含义很好理解,就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是一种有序的作用关系,也是“相生”的一种表现形式——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是五行相生中的三种顺序。
而五行位置的旺相休囚指的是当令者和不被令者的相互归属问题,比如春天草木发芽,属于木的旺相季节,同时木克土,所以土是被克者,是囚状态,而金则处生旺状态,因为金生水,水是旺,金得势,当然这就是相对而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