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率先研究股份制的?
“股份制”是一种公司产权制度,与之对应的是“一人股”,即只有一个股东的公司。在现代公司中,由于存在众多投资人(股东),公司的产权结构就变得非常复杂。“股份制”的提法就不太合适了。其实应该是“股权分散化”,这种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不可阻挡的趋势。 最早提出“股权分散化”理念的人是英国经济学家贝利·凯恩斯。他在《经济学》一书中写道:“如果我们将资本家所持有的全部股票都加以计算并进行合理调整,那么他们实际上拥有的是企业剩余收益权而不是企业所有权……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程度会越来越高,从而资本家拥有的仅仅是其投资决策的全部杠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企业的控制权。至于剩下的企业收益,则属于其他所有者……” 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著名学者亨利·汉斯曼教授在其著作《哈佛商学院教材》中进一步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种新的企业形态正在悄然出现——即所谓的‘分式的’或‘虚拟的’企业。在这种企业中,传统的企业边界不复存在;企业内部分为不同的独立会计单位,这些会计单位的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交易。
这种企业形态并不是由某个人发明的,它实际上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一种必然结果。” 我认为,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美国才会出现谷歌、脸谱之类的完全由员工持股的新兴企业,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阿里巴巴的马云才会在今年宣布员工持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