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债多好还是少好?
美国国债的发行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有天然的绑定关系,当美联储需要降息刺激经济的时候(比如现在),国会必须通过增发国债给美联储授权,让美联储把降息的资金投放到市场上去;同样,当美联储加息以应对通货膨胀的时候,国会有义务减少国债发行,给与美联储行动的资金约束。
所以从短期来看(比如说一两年),增加国债的发行量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不长期放任不管即可。但从中期来看(七八年这样子)就不太妙了,因为随着国债利率的上升以及债务水平的逼近上限,美国的财政政策空间会越来越窄,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空间也会越来越有限。 毕竟没有哪个国家能永远靠借钱过日子而不还的,美国也不例外!
当然,如果特朗普连任的话,这个问题似乎没那么严峻,因为特朗普是个非常擅长撕破脸皮谈交易的总统,他很可能在中期选举之后再次要求国会提高税收以抵补由于减税政策而使得政府收入下降的问题,同时可能还会引入一些别的调控手段(比如加税的同时再增加企业税、富人税,甚至可能从海外美债持有者那里征税),如此虽然可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在短期内总能勉强维持下去。
但如果拜登上台后,这种情况就又会重新回到奥巴马时代的老路上去,即靠政府支出和投资来驱动经济,同时依靠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来实现通胀目标。在这种制度下,政府开支尽管会增加,但是效率极低,因为很多政府项目都是“花钱买麻烦”型的——比如修桥修路虽然能短期内促进就业和GDP增长,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领域存在的问题。同样的,军费开支的增加并不能真的提升美国的军事能力。
所以这种模式的弊端就在于除了增加政府公共支出的同时还要承担高额利息,在国债规模已经巨大到无以复加的情况下,这种开支的增加无疑会迅速恶化美国的财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