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军医医院有哪些?
我父亲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现在的解放军总医院)做过两次手术,我亲历了两次接待、一次探望和一次送行。先谈住院的事。 第一次是我爸在总后搞外检的时候查出肝癌,当时检查出来已经是晚期,但是可以通过介入手术控制病情发展。正好我在北京上学,就利用周末时间陪我父亲到医院办理入院手续。记得那天是周日,到了医院以后,在门诊楼门口看到了一个挂着“后勤部”牌子的轿车,上边写着“军车免费”,估计这就是总后的车吧,挺有意思的。然后就在门诊部一楼大厅见到了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军人,问明来意之后,这位同志带着我们到二楼的一个办公室签字、盖章,然后领着我到门诊大楼外的停车位,打开车门,车里边已经坐了一个穿便衣的军人,看样子像是处长,其实他们告诉我不要在意这些,不管他们穿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然后把我们领到病房,我父亲的病床已经准备好了,干净整齐,还带个电视,看起来还是挺舒服的。后来才知道这里边有机关部门,也有医疗部门,分工明确,服务态度都很好。 我父亲住的是特需病房,每天的花销我记得是80多块(2018年价格),包括一日三餐,还有水果、饮料等等。这里的饭菜质量很好,口味也很适合我的胃口,毕竟是大饭店的水平。所以,尽管花了钱,我父亲也没有什么怨言。 第二次手术是在2004年左右,我刚刚工作不久,父亲检查出来肺部有阴影,怀疑是肺癌,这次不是早期了,需要马上做穿刺确定性质。当天中午吃过饭,我陪着父亲来到医院,直接去了外科。正好碰见一位熟悉的护士,就向她咨询,她看了看伤口,说这个位置不好做,建议我们去别的医院做。
我正犹豫的时候,一位身着军装、头戴鸭舌帽的中年人走来,热情地问明原由之后表示,他可以帮忙,让我放心。随后,他安排人带我父亲去检查,自己则走进一间办公室,过一会拿出来一枚盖了红印的纱布,让我交给护士,并一再叮嘱千万注意保密,千万不能让其他人看见。后来,在等待结果的时候,我爸跟我说,他听那位军医的口音不是本地的。
第二天,中年人和我们一起去看了检查的结果,确认是肺癌,中年人表情严肃地说,要赶快进行放疗,我父亲听完之后眼泪直流。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人是某部的领导,专门负责处理军事医疗问题,为人热心,乐于助人,而且口碑非常好。因为总是穿便服,又经常帮助他人,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军人身份。 这个不幸的事情最终虽然没能挽救我父亲的命,但我永远感谢那位我不认识的军医。
再谈探望和送别。 2011年春节前夕,我和妈妈一起去医院看望正在住院的父亲。父亲见到我们非常高兴,不停地跟我讲他这次住院的见闻,听说隔壁病房的一位老大爷是因为喝酒过多导致胃部出血,还有一次听说有个病人吃了鸡蛋后中毒,都差点要了命。我跟父亲说外面冬天寒冷,让他多多保重,父亲笑着说他在这边挺好的,一天三顿饱饭,还有人照顾,比在家里享福多了。我看着父亲消瘦的脸颊,心里很不是滋味。
2月6日,是父亲住院的第37天,也是春节前夕,院里组织了联欢会,邀请住院患者参加。我提前一个小时到场准备,给每个患者发一个节目单,上面印有演出人员和节目单。当我父亲走到我身边的时候,我把一个精美的节目单递到他手上,对他说,“老爸,您老最喜欢看的春晚即将开始,请稍等”。这时,旁边一位护理阿姨打趣说道,“你爸现在可是咱医院的名人,谁不知道‘明星’黄老爷子。”当时觉得特别自豪,能为父亲做一点事情感觉很开心。
3月7日,爸爸给我们发来短信,告诉我他就要出院返沪了,让我不用再送。我赶到医院的时候,父亲已经坐在轮椅上了,我过去给他带上墨镜,母亲从他包里取出两个煮鸡蛋给我吃。随后,我扶着他慢慢走向电梯,路上遇到一位熟人,他吃惊地问我怎么亲自来了,我说我来送爸爸。他叹了一口气说,人总有生病的时候,能够遇见一个好医生、好医院真是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