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里屯潮王是谁?

霍德刚霍德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一个冷知识 很多年前(2013年)央视的天天饮食节目里,主持人张磊和嘉宾李培智教授一起制作过一种老北京的糕点 “三角烧” 这个糕点的原料是面粉、鸡蛋、黄油,做法是把三种原料搅成面团状,然后擀成薄片,再卷起来,切成块儿蒸熟就可以了。 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啊! 但是李教授告诉观众,在旧社会,这种糕点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因为那时做饭不烧柴火,而是烧炕。

家里没有炉子,只有一口灶台,上面放一口锅底宽、口径细的锅,蒸馒头、包子之类的面食还好,蒸这个三角烧可就困难了。首先把和面、醒面的过程放在锅里进行,等到一半以上的面团体积膨胀后,把筷子粗细的面条搭在锅边,慢慢地把面团盘起来,做成饼的样子,盖上锅盖继续蒸,最后把面团擀成薄片,切出来就成了小正方体,再把它们一个一个地卷起来,切成块儿就行了。 我擦,这工序比现在做包子要复杂多了吧! 所以我断言,在三里屯一带,做这种点心最正宗的人家,就是胡同里面那些做“杂碎”(炖杂碎、炒杂碎)的老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看看旧时做杂碎的流程——先把新鲜的羊杂(或者猪杂)洗得干净干净,然后用白水煮熟,这个过程叫“汆”(读作“窜”)。煮熟之后捞出来备用,锅内重新放水,然后把切好的调料,比如葱段、姜块放进去,同时把刚煮熟的杂碎放进去,小火炖上几个小时,就可以出锅啦。 看明白了吗?做杂碎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要“炖煮”,而且一定要用小火慢炖,这样才好吃。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做杂碎最重要的工序是什么? 除掉焯水的步骤,最关键的就是“炖”字,所以做杂碎最好的人,一定是炖功最好的行家里手。 而“炖”是最接近“蒸”的技法之一,都是把原料放在器皿中,加盖,用微火的温度让里面的原料成熟或者入味。 因此我可以肯定地说,在三里屯地区,最擅长做三角烧的一定是做杂碎的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