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栓一般多久起作用?

宫鸿洋宫鸿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关于退热药,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疑惑,今天终于有机会把这个问题搞一搞了! 文章很长,都是干货,建议先点赞后阅读! 临床上常用的退热药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布洛芬(口服剂型有混悬液、颗粒剂等;注射剂型有注射液),另一种是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剂型包括小儿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小儿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以及扑热息痛糖浆等;注射剂型有针剂)。

目前国家没有明确规定这两类药物的用药间隔时间,大多参考药品说明书或者遵医嘱服用。但是很多专家都建议: 当体温达到38.5℃以上时再考虑服药降温,并间隔4-6小时再次服药,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小儿发热时,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发热原因,排除疾病因素,对症治疗。

由于缺乏婴幼儿个体化剂量计算软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制定儿童用药剂量只能参考年龄或体重,而不能参照病重程度或其他情况。当患儿需要使用对上述两类药物之一的剂量需按照以下方法换算。 以对乙酰氨基酚为例: 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对乙酰氨基酚制剂有儿童专用的颗粒剂和片剂,给药剂量可参照药品说明书,也可按体重进行换算: 对乙酰氨基酚(PPA)最大给药剂量为每次100毫克/千克体重的对乙酰氨基酚溶液,每天不超过500毫克/千克体重。 如果患儿年龄小,体重不会超过8公斤,服药量可以按每次750毫克,每天3次给予;如体重在8公斤以上者,每次服药量可达1000毫克,每日3次。

以布洛芬为例: 不同月龄婴儿的剂量有所不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新生儿宝宝,因不能自行表达温度高低,而且体表热量散失较多,应重点做好保暖工作。如果宝宝体温高于38℃,需要立即就医。 对于能自己表达温度感受的婴儿宝宝,如果体温高于38℃,家长可以先给宝宝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敷在宝宝的额头,用温水给宝宝洗澡,重点清洗皮肤皱褶处,以减少体内的热量散发出来,同时注意避免让宝宝受凉。

如果采用上述处理方法之后,宝宝体温下降,精神状态好转,可以继续观察,不需要药物治疗。但如果宝宝体温继续上升,或出现精神差、呕吐、腹泻、皮疹等情况,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