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是怎么运作的?
简单说,股票指数就是一篮子股票的股价总和,如上证综指就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的股价总和;而股票指数基金就是通过买入并持有这个“篮子”中的股票来尽可能复制指数的表现。 具体怎么运作呢?以某基金公司开发的沪深300ETF为例(该基金目前交易不是太活跃,每手约50万元),其运作大致如下: 首先,按照一定规则挑选出300只样本股,组成“篮子上证综合指数基金要运作呢?简单地说,就是先组建一个“篮子”,然后让这个“篮子”里的股票尽量贴近指数的走势,以达到复制的目的。 那到底如何组建这样一个“好篮子”呢?其实,挑选股票就像挑老婆一样,要长得漂亮而且身材要好。
第一,样本空间:必须是上海和深圳两地交易所上市的A股。第二,选样方法:从样本空间里选取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300只股票组成“篮子”。第三,权重计算:根据各样本股的流通市值占市场总流通市值的比例赋予相应权重,使其相加得100%。第四,定期调整:每半年对样本股进行调整一次。
有了这么一个“好篮子”之后,接下来就是让它尽可能地贴近指数,达到复制的目的了。这就是基金的日常运作。每天统计成分股的价格和权重变化,计算出其对应的公式,通过买进卖出来实现净值的增长。当然,为了减低跟踪误差,基金经理会适当择时,调整仓位,也会投资于非成份股或衍生品种,但总体原则是力争使基金表现接近指数。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指数基金采取被动管理的方式,因此要求基金经理具有深厚的行业和企业分析功底,与积极主动的管理方式相比,这种功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经理个人的积累和经验。同时,指数基金的运营成本一般较低,因为不用像主动管理的基金那样频繁地进行资产配置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