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羊区有哪些街?

陈鹏豪陈鹏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成都的街道,有以人名命名的(如少城街道、浣花溪);有以地名为名称的(如书院街、文武路口);还有因历史事件得名的(府南河沿岸不少街道都以“府南”命名,比如大石西路、大石南路等)... 当然还有青羊区的“网红街”——宽窄巷子。

但说起青羊区的街道来,最牛的还属“百街之姓”。 所谓“百街之姓”是指青羊区的街道名字里带有一个“马”字。

因为青羊区有个别名叫做“马街”,而这个别名源于明代。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军事措施。洪武六年(1373年)十月,在陕西、山西、河南各地设立了五个军屯区,称为“五军营”,其中位于陕西的营堡有49个,而位于山西省的营堡则多达58个。 成都是明初全国十三座军屯城市之一,属于陕西卫所的管辖范围。当时在成都设立的军屯区被称为“西安右卫”。

为了加强军屯区的管理,朱元璋命令各军屯区设卫、所、百户所等职官,并在各屯卫中挑选骁勇之士组建亲军队,作为护卫明君和征伐叛乱的武装力量。 明王朝建立了“里甲制”,以十户为一甲,每户每年出银两三钱,由朝廷委任的当地官员监督铸造银元。这些银元的正面铸有“大明货币”字样,背面铸有“广布民生”“永昌通宝”或“万世通宝”字样。这种金属货币在流通过程中逐渐变形,人们根据形状的不同分为“元宝”和“铜钱”。

因为“广布民生”寓意着让百姓安居乐业,所以这种铜币也被称作“民安钞”。由于“民”与“午”谐音,所以“午”也常被用来表示“民”的意思。因此这种铜币又被形象地称为“午贡”或者“午银”。

到了清代,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午银”这个词便很少被人使用了。但是“以午为名”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清人俞樾《茶香室续钞》卷十八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余友黄君仲林,尝携一婢赴都,途中误履破鞋,黄不知,代婢赎归。及到京师,向某氏典铺典当此婢,店主以其履有破损,拒不当面,且云:‘如是美婢,谁不贪爱,但恐他人见过,将我门面招牌损败’。黄笑曰:‘不妨,我有一法教你收回。’因取笔在手,作一绝句赠之,诗云:‘锦里繁华地,佳人足不幸。一足苦全毁,一足方堪认。莫道无人识,有人还识破。收得转轮王,永保门面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