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关心企业什么?
金融,本质上是一种供给。 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钱是交易产生的,是我有一百块钱,你愿意花这一百块买我手里的东西(或服务),我们才进行了钱与物的交换,你给了我这一百块,我的口袋里少了这一百块,你的口袋里多了我手里的一件东西(或服务)。 所以,金融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供给,金钱作为一种交易的中介,它本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所谓的“财富”,它只是衡量财富的一个标准,就像是一般等价物一样,只有通过交易才能产生它真正的价值——财富。
如果将一个经济体的交易总量看成是个人的交易能力的综合体现的话,那么个人交易的意愿就决定于这个个体所拥有的金融资产的数量,即通常所说的“没钱就没法投资”“没钱就得干活挣钱”的道理就在于此了;反之,如果一个个体的金融资产较多,那也就意味着他进行交易的意愿较强。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金融实际上是在提供人们进行交易的能力——钱,而这种钱又是为了实现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进行交易的一个手段而已。所以,钱其实是最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们对于钱的使用能力——这种使用能力是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慢慢积累起来的。
当然,作为交易中介的钱,在交易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风险,这些风险的承担者最后会转嫁到最后的消费者身上。金融既要考虑如何增加货币的供给,以确保能够提供足够多的交易能力,又要考虑这种交易给社会带来的风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风险和流动性(资金的可得性)是金融需要同时考虑的两大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