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罗非鱼好吃吗?
小罗非鱼(非鲫),学名暹罗野鲮,是泰国原产的淡水鱼类。由于长相酷似鲫鱼,因此被错误分类至鲫目。事实上,它们属于鲑鲤鱼科,同鲱鲤属,与非洲的奥利亚罗非鱼、美洲的异鳞罗非鱼近亲。 小罗非鱼的体型不大,一般体长15-20厘米左右,最大个体也只不过40多厘米。由于体色偏黑,身体又有花纹,因此很难观察到它身上的颜色变化。不过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它的背部和头部会呈现出棕黄色,显得比较显眼。 小罗非鱼的嘴巴很小,上面覆盖着一层绒毛状的嘴唇,下颚的长须一直延伸到腹部。它的腮盖非常宽大,而且能自由伸缩,能够适应不同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在呼吸的过程中,小罗非鱼能把头伸进水里,让腮盖张开,吸入新鲜空气;再把头和肚子一并缩回,把含有污物的废水排除体外。 作为杂食性的鱼类,小罗非鱼喜欢啃食水草和藻类,因此如果养殖过程中,投喂食物不足,它们就会啃食水草或水中浮游生物充饥。对于人类而言,小罗非鱼的味道还算不错。
一、食材介绍 小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喜欢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江河、湖泊、水库中,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珠江流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目前,在国内市场上有两种小罗非鱼,一种是国外引进的原种东南亚小罗非鱼,另一种则是通过杂交培育而成的国内原生杂交小罗非鱼。无论是原种还是杂交品种,小罗非鱼的外形都很相似,一般长度在6-8cm,个别能达到10cm以上。 罗非鱼的体表有黑色和白色相间的条纹,背部橄榄绿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不规则的黑条纹,头后部有黄色的条纹。胸鳍和腹鳍有黑色的边缘,尾鳍近圆形。
二、烹饪方法 小罗非鱼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和脂质,钙、磷、铁的含量也很丰富,另外还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因其味道鲜美,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那么,小罗非鱼究竟该怎么吃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几种做法!
①红烧 小罗非鱼洗净去腮及内脏,沥干水分备用。热锅热油,放入小罗非鱼煎至两面金黄,盛出备用。锅中留底油,爆香葱姜蒜,加入酱油、白糖、醋、料酒,调成酱汁。将小罗非鱼放入锅中,倒上酱汁,炖10分钟左右即可出锅享用。
②香煎 小罗非鱼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在鱼身上划几刀,抹上盐,腌制15分钟。起锅热油,将小罗非鱼蘸上面粉,放到锅里用中小火慢煎至金黄色熟透,捞出控油,撒上调料即可食用。
③水煮 小罗非鱼去除内脏及鱼鳃,用清水冲洗干净。准备好葱段、姜片、干辣椒段、花椒,倒入油烧热,下入所有香料爆出香味。然后倒入清水,放适量盐、生抽、老抽、白酒,煮开之后把小罗非鱼放进去煮大约10分钟就熟了。
④油炸 小罗非鱼处理好后淋干水分,均匀沾上一层淀粉。锅中倒入足量的食用油,油温升高后转小火,把沾了淀粉的小罗非鱼逐条放入油锅炸至定型,再转大火炸透,直到表面酥脆,就可以捞出来沥油,放在吸油纸上面按压去油之后便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