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生的五行缺什么?
“五行的相生相克”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它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这五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相生(相互滋生)相克(抑制和消灭)的关系。这种观点虽然看起来有些粗糙,但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观察大自然得出的科学结论。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五行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着的过程。 《黄帝内经》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也就是说,人的身体状况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来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那么到了夏天,我们的五脏之气是如何变化的呢?又是如何影响我们身体的呢? 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的身体保持平和状态呢? 1.心气旺盛,阳气发越在夏季,气温升高,人们很容易烦躁,这时我们的心火也容易旺盛起来。 《黄帝内经》有言:“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心为君主之官,是统领全身最高统帅。
如果心火过于旺盛,我们就会出现心烦易怒、失眠健忘、口舌生疮等不适症状。夏季养心尤为重要。 如何才能达到养心的目的呢?《黄帝内经》提出,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按照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来调整生活作息,按时吃饭,好好睡觉,做到劳逸结合,这样才能使心神安然,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2.肺气宣发,清气旺盛《黄帝内经》指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意思是说,肺就像君主的顾问一样,协助君主治理身体;肺还具有指挥体内气血运行的作用,而且能将滋养皮肤的精气传输给皮肤。保护肺气对于我们健康来说很重要。
冬季是养肺的最佳时间。因为冬天天气寒冷,寒邪容易伤肺,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鼻子和喉咙,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同时在饮食上我们也可以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山药、莲藕、荸荠、百合、雪梨等。
3.肝气条达,脾气升腾肝五行属木,主疏泄,喜条达,恶忧郁。《黄帝内经》中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意思是说,肝脏好比身心的将军,负责调畅气机,调节血脉,抵御外来侵害。若心情抑郁,则会伤害到肝脏的健康。所以在夏季我们应该尽力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怒火攻心。同时,还可以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如登山、慢跑、游泳等,以舒缓心理压力。 另外,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互为表里,共同担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
夏季温度较高,我们的食欲往往不好,这就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所以健脾养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意思说是说,饮食过量会伤脾胃,导致健康问题。我们在夏季饮食应该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