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在cba为什么不行?
作为一个94年开始看球,至今二十多年球龄的老球迷(别看我年龄大,我还是个少年)来说说我的见解。 首先,我认为是身体条件不同导致的。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麦迪的身高是203,而姚明是226.虽然只有13厘米的差别,但是上下坡时,13cm的差距是很显著的。并且麦迪的体重只有95公斤,而姚明却是140公斤。在CBA这种身体碰撞更激烈级别的联赛里,体重优势是很重要的。
其次,我觉得是战术打法的原因。姚明的战术地位比麦迪要高很多。作为联盟数一数二的巨无霸,姚明的篮下杀伤力是非常巨大的,这直接导致了每场比赛中对手对他的限制会更多,失误也会相对更多。再加上中国球员的一贯特点——外线不准,所以导致每次进攻篮板都非常多,这也增加了姚明的得分机会。而且只要姚明在场上,对方就只能采用夹击的方式防守,这就为外线创造了更多空位投篮的机会。
另外一点是由于周琦的存在,使姚明不必像麦迪那样要强行冲进内线,而是可以更多的飘在外线接球中投或者策应队友篮下轻松得分。最后,我是觉得姚明的心态要比麦迪更沉稳一些。当然,这可能也是和二人的经历有关。作为曾经的世界第一中锋,被NBA拒之门外,辗转几个球队之后,终于来到休斯敦火箭队并成为核心。可以说,姚明是不服输,好强的,而这种好强最终成就了他在职业生涯的不俗表现。反观麦迪,尽管天赋异禀,但其实他很少在弱旅身上展现他的威力,能拿到如此成就,除了他过人的天赋之外,和他乐观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
麦迪来到CBA的那几年,也是CBA各队小外援质量最高的几年,这可能和飞人乔丹逝世,美国社会对于篮球的需求增加,同时导致优质劳动力进入CBA,而本土球员因为姚明时代的结束,质量下降有关,所以给麦迪造成一种CBA变菜了的错觉。
客观的说,麦迪是CBA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可以以身高(1米96)和对方小外援对位的人,绝大多数的CBA外援都是1米9以下的矮个,而本土后卫,除了郭艾伦和孙铭徽身高在1米9以上,其他人身高不足一米九。同时CBA的后卫普遍横移较慢,且力量对抗差,所以只要麦迪愿意像在NBA一样持球,用背身低位强吃对方小外援或者本土后卫,在对抗和身高方面都有优势。
但是很不幸的是,一方面随着CBA联盟政策的调整,后来逐渐允许两名外援同时在场(早年外援政策是一场比赛只能上一个外援,后来调整为两节四人次,再后来调整为四节四人次,现在是四节五人次),因此CBA本土后卫获得了更多在场时间,很多球队都有多名高水平本土后卫同场竞技,麦迪想靠一对一单打的策略受到阻碍。
另一方面,麦迪来到CBA后,受到NBA观念的束缚,以及自身CBA赛场初期打小前锋位置的影响,他并没有像很多人建议的那样,当一名全职控卫,持球进攻。而是在场上选择不持球,而是空切和定点投篮得分。这是他在NBA后期常用的得分方式,但是在CBA,这种方式对球队的串联作用减弱,得分方式也不如控卫时持球单打稳定。同时,由于他有持球进攻的能力,所以很多CBA本土后卫不敢大胆上前提挤兑,而是选择“看花轿堵后门”的方式,在麦迪拿到球后,再用犯规将其放倒,导致其在CBA赛场上的站桩现象较多,也影响了球队的进攻。
当然,麦迪本人来到CBA后的比赛态度也是一个很大局限。总体来说麦迪在CBA没有打出像科比、比卢普斯、JR史密斯等大牌球员一样的表现,除了CBA政策、CBA球员质量提高等原因外,自身的问题也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