鱇的五行属什么?
“鱇”字,读kāng,不念gāng。五笔输入法打字“kakau”可打出该字。 《康熙字典》中收录了该字的五种写法,分别是: 一、《唐韵》《集韵》《韵会》并夸光切,音康。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鱼也。象形。”意思是这个字像是鱼的样子。本义就是鱼。 二、《广韵》古暗切。同鲑。《集韵》《类篇》俱胡盖切,音骇。 《玉篇》的解释是:“海鱼,似鰓。”意思是这种鱼像腮。 三、《集韵》乌含切。鱼名。 四、《集韵》《正韵》并胡雅切。鱼名。 五、《集韵》《类编》并乎嘉切。鱼子。
从以上五种解释来看,“鱇”字最早的意思是指一种鱼,后来又用来指称另外一种鱼,最后才用来表示鱼的卵。可见这是一个形声字;而且读音在演变过程中发生了分化,表明它是一个多音字。 从字形上看,“鱇”字上部是一个鱼字头,下面是一个“康”字。因此它的本意应该是指有头有尾的鱼。
不过,根据现在的读音和用法来看,“鱇”字已经没有任何实义了,它只是一个没有实际含义的偏旁部首——鱼字头而已。现在用“鱇”作偏旁的字大多都读qiang(第二声),如鲸、鲵、鲳鱼…… 用“鱇”作偏旁的字,大部分都带有鱼或咸的意思。这是因为“鳃”字中的“襄”字除了表示声音之外,还特指鱼的鳃。而“鲸”、“鲂”等字的繁体字“鯨”“舫”,上面那部分本来就是一个象形的“鱼”字。所以这些字都有鱼或者咸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