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在五行中几笔?

秦邦宁秦邦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马的字体,是由象形文字转变而来。金文写作“馬”,字形如两匹马并排而坐(右边的“马”的嘴巴略宽);小篆将金文的上面部分“田”,简化成“罒”,两马相背而行;隶书则将小篆的“四”写成“罒”,并将字形一分为二;楷书沿袭了隶书的写法;到了近代,为了区别于繁体字,简化的“馬”。 所以,从字形上看,马是六画。 但是,古人造字是非常讲究的,往往“形边有义”、“形中有义”或“形旁表音”,比如“自”,甲骨文像人鼻子,金文的“自”,像人在照镜子,秦朝的小篆“自”,像人在端着镜子,汉朝的隶书“自”,像一个人伸手指给自己看。又比如“音”字,由“言”和“乙”组成,“乙”表示声音拉长,“言”代表言语的声音,合起来就是“发音频率”的意思。

我的看法是,马字应该算七画,因为马头上的鬃毛,其象形意义已经远远弱于古代,只保留了一些泛指的意义,可以理解为一笔或者两笔。 我这样说的根据是,古文字学家认为“马”的小篆形体,是由“士”和“午”组成的会意字—— 东汉的许慎编著《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分540部;宋朝徐铉校订的《说文解字》,收字10516个,分548部;现在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收录汉字54670个,分201部;《康熙字典》收入汉字47035个,分214部。这些字典里,“马”字均列在中部“午”部下,可见“马”的古文字形状,的确像“午时”即十二地支中的“午”。据此推断,“马”的一笔画说,是有古文字依据的。

伍惠丽伍惠丽优质答主

马字五笔,马字五行属火,木能生火,木在西周至战国期间,由榆树表示,形如马,所以在甲骨文中用一个马字来代替木字,即马头表示榆树梢。

“马”字五行为什么是火行,因为古人造字时,从下图甲骨文的马字,可以看到其中心部分和“火”字相似,因此“马”字五行归属火行,并不是因为马奔跑时速度很快,像火一样。

马字取名的原则

1、马字起名时需要避免“木”的偏旁,因为五行中木太多会“克火”;

2、避免与“禾”的字根,如科、禾字等相组合。

3、“马”字起名的时候最好和“金”“水”字根的字相搭配。

例如可以和属金的金字旁或者是金字边,例如驰、钦、鉴、锡;还可以和属水的字根,例如江、海、河等相搭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